受邀而來的社會學教授張凱也有些懵,他皺眉猶豫了一下,隨后說道,“我們聽不到聲音,可能是私人友誼吧。”
私人友誼,這就有些過了,主持人詫異的看著社會學的張凱教授。912的一名醫生,和國王有私人友誼?聽著真是不靠譜。
直播里,二樓的樂隊開始演奏起交響樂,正是聊天的時間。張凱開始做起科普,在鄭醫生拿到諾獎之前,生物學以及醫學獎可以說是名存實亡,完全可以叫做生物學獎。
醫學,已經變成了一個沒有人關注的小角落。
主持人耳麥里傳來一個聲音,是總導的,他告訴主持人閑聊著,正在找語言專家翻譯口語。
“張教授,您的意思是在此之前只有生物學的研究成果能拿到諾獎,而醫學已經不被關注了么?我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
“醫學是建立在基礎科學上的,尤其是歐美國家,醫學相當發達。”張教授順口說著,這只是為了拖延一下時間,等交響樂演奏完畢,就可以歇口氣了。
“諾獎更加注重基礎研究。”
“可是作為所有科學的基礎——數學就沒有獎。”
“這還要說到一個秘聞,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我們說回到醫學上,生物學的進步讓我們看到了人類壽命的延長,各種從前認為是不治之癥的疾病被治愈。當然,有醫療界無數人的功勞,但對于更加重視基礎研究的諾獎來說,鄭醫生這次的獲獎,我認為是一個奇跡。”
“奇跡?”
“不是咱們國人拿諾獎,鄭醫生的諾獎意味著臨床術式被封印了幾十年后,終于有可能得到承認。”張教授笑道,“其實我覺得這是正確的,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忽視臨床醫生的存在。”
“那是那是,我們看病都要面對醫生,誰不希望能遇到一名技術與醫德都很高的醫生呢。”
“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張教授想了想,很認真的說道,“現有的醫療,我們國內可以說是做到了全球內同等收入人群最佳的醫療水準,雖然在高端醫療、罕見病的治療上有些缺點,人均重癥病床等數據上比世界先進水平還差很多,只相當于德國的1/3,但以鄭醫生為首的一批技術骨干力量正在追趕。”
張教授說的中正平和,絕對不提出什么尖銳的觀點,而是從滿足自豪感入手,盡量做一些科普。
這時候主持人的耳機里傳來總導的聲音,她的手按在耳機上,凝神聽著。張教授知趣的停住話語,他隱約猜到了些什么。
剛剛采訪,其實根本沒什么實際內容,張教授也對鄭醫生到底說了什么,導致國王陛下反常舉動表示很感興趣。
側耳聆聽,兩人忘記了這是在直播,很快主持人臉色有些古怪,她努力擠出一個微笑,想讓自己盡快恢復正常。
“張教授,請您現在樂團演奏的是C小調奏鳴曲吧,每次在頒獎的間歇期,都會演奏什么音樂呢?”
聽主持人直接吧話題岔開,張教授怔了一下,他馬上意識到可能是鄭醫生說了什么不當的話,所以主持人才識趣的根本不提。
他一邊滿嘴跑火車,拖延著時間,一邊在腦海里回憶著最后鄭醫生一手拿著證書,一手拿著盒子,做了一個古怪的雙手握拳的動作,好像說了一個單詞。
那個動作簡單卻又充滿了一股子說出來的勁兒,不像是說錯話后在道歉,而是堅定不移的表達著什么信念。
看口型只是一個單詞,好像是在說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