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教室手術室的無影燈亮起來,蘇云站在手術臺前面,抱怨道,“老板,不換隔離服、不穿無菌衣,一點儀式感都沒有。”
“那就換唄,咱們估計要在這面蹲一段時間。換了隔離服,肯定會舒服一點。”鄭仁無所謂的回答道。
“還有半個小時,打印的肺臟才能送過來。”
“不著急,我這面還有點事兒。老賀,你來。”鄭仁招呼老賀。
老賀連忙跑過來,滿臉堆笑,“鄭老板,您指示。”
“上ecmo的時候,發生管道震顫,你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么?”鄭仁問道。
“大概率會發生,事先沒辦法預估震顫的頻率與強度,只能術中隨機應變,不斷調整流量來應對。”老賀回答道。
“這一塊要小心點。”鄭仁囑咐,隨后開始和老賀研究麻醉用藥的劑量問題。
麻醉劑量,是有標準的計算公式的,按照公斤體重甚至是體表面積來計算麻醉藥物的輸入量。
但小石頭的情況略有特殊,雖然最近胖了一些,看起來和正常孩子更接近,但絕對不能把他當做是正常人。
用藥的劑量還要在基礎公式計算結果上有改變,減少一定的量,以免對身體造成過多損傷。
真要是摳到最細節的地方,每一個用藥、每一個微量泵的泵入速度都有大說法。
老賀開始還謹慎的豎起耳朵聆聽,但隨著時間推移,他說的話越來越多。
鄭老板是要最精確的數值,最小的手術創傷、麻醉打擊。
在科學計算的基礎上,老賀結合了自己多年豐富臨床經驗,把鄭仁在系統手術室里摸索出來的數值做了一定的更改。
而鄭仁一邊和老賀商量,有了數值后又去系統手術室拿實驗題研究。
在這一點上,鄭仁把一個掛逼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
老賀給出來的劑量只是一名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麻醉師能做到的極限,只是推測,具體還要根據術中的情況做調整。
而鄭仁毫無顧忌的拿著老賀的推測去系統手術室驗證,出來后又做了更加細微的調整。
對于鄭老板的“推演”,老賀并不覺得哪里不正常。在他看來,“推演”這個能力鄭老板已經點滿了技能點。
婦兒醫院那次,涉及到很多麻醉上的配合,每次有了難點,鄭老板都會進入冥想狀態。只是這種狀態維系的時間不長,他就醒過來,同時有了新的看法與觀點。
事實證明,鄭老板提出的意見是對的。
老賀一直都很佩服鄭老板這一點,所以他干脆拿出筆和紙,把鄭老板推演的結果密密麻麻的記下來。
這是術中自己要做的。
“老板,做手術訓練了!”蘇云招呼道。
“稍等,你們先來,我和老賀還有事兒要說。”鄭仁搖了搖頭,還在和老賀研究麻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