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諸事紛繁復雜,后宮妃嬪一般是很難知曉的。
這幾年皇上對宮禁的管理越來越嚴格。
宮壸肅清后,即使是內廷主位,除了太監們偶爾下值出宮時,能為她們帶回點娘家的消息。
其他時候宮里的娘娘們,對宮外和朝堂的事情連一鱗半爪都難以窺探。
還好沈菡對這些也不是很感興趣,知不知道的也沒什么影響。
烏雅家一向本分,她瑪法額森早就賦閑在家,她阿瑪威武還是之前皇上給提拔成了護軍參領,這才邁進了中品武官的行列。
不過家里雖說官不大,家底子還是很厚的,包衣世家么,更別說額森還當過膳房總管膳房油水多大啊
沈菡也是自己立了小廚房,又當了主位開始管賬后,才弄明白了膳房總管究竟是個多么牛的職業。
她這還只是對著永和宮膳房的賬本,已經覺得眼前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御膳房那根本都不用說了,金山銀海啊
七月里,各宮都得進行年中的盤賬。
主位不是那么好當的,你得管著全宮上下所有人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
不光是永和宮里上上下下的大小主子和奴才們,像永和宮膳房、專伺候永和宮的針線房,沈菡這里也有它們專屬的賬本。
每年的年中年尾盤賬,這兩個地方更是重中之重。
因為這兩處涉及的例銀和物料,實際上是由兩處供給,所以有點雙重領導的意思。
當然了,內務府的人都是最長眼色的,絕不會跟永和宮的德主兒別苗頭就是了。
紫芙和小東子抬進來兩箱子整整齊齊的賬本,沈菡一看就想撫額,感覺頭又開始大了“怎么又多了一箱之前不都是一只箱子嗎”
紫芙道“這不是六阿哥和七阿哥都滿周歲了嗎各處使費都有增加,這林林總總各處一加,不知不覺就攢下這許多。”
沈菡無奈,一本一本來吧。盤賬雖然既累又耗時間,但沈菡也不敢完全撒手全交給下面人。
雖然現在看來,紫芙、季綸、小東子表現都還不錯,管著永和宮外務、內務和膳房的事,一直也沒出過差錯。
但沈菡做了這好幾年的主位,多少也有些經驗了。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確實該是有度的,作為上位者,她才應該是他們主仆之間度的掌控者,而不是把主動權全交給下面人。
要是她因為覺得紫芙等人品性不錯,就全部大撒手給他們,那簡直就是在誘惑他們犯錯。
這么大的權力和金錢誘惑,能抵得住的人真沒幾個。
特別是膳房這塊兒,楊清心和小東子一直是沈菡的重點監察對象。
雖說水至清則無魚,但沈菡不希望因為自己的過度寬容,致使他們釀出大禍。
所以她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自督察,能警醒他們,讓他們心里有個數,縱使私底下真有什么,也別過了分,如此,他們主仆才能善始善終。
紫芙拿著米糧的賬本給沈菡匯報
“稟主子,今年關防衙門之下的官三倉供內用的黃、白、紫三色老米,咱們共得了一石零三十斗,現今還余下七十斗”
“玉泉山、豐澤園、湯泉及朝鮮等處進貢的上等好米,共得了五石零一十八斗,現今仍余三石零八十七斗。余者白米、粗老黃米、麥子共計得了二百一十三石,如今僅余七十六石。”
沈菡“怎么白黃米麥和往年差這么多”
小東子上前解釋道“回主子,今年六阿哥和七阿哥滿周歲,每人各添置了太監十六名,膳房照例添置了專管阿哥飯食的廚役八名,一應飯食皆由咱們膳房支應。”
沈菡點點頭,問紫芙“賬對得起來嗎”
紫芙“有三斗白米,一斗麥和二兩紫米對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