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子繼續道“白米和麥乃膳房搬運時的損耗,紫米乃是小太監偷吃導致斤兩有差,皆已另冊登記。”
他把附冊遞給沈菡,接著道“那小太監已經抓出來了,請示主子該如何處置”
沈菡一愣,這還是第一次聽說竟有敢偷紫米吃的,生米怎么吃呢
“要照宮規該怎么處置”
小東子“回主子,私偷主子所用貢米,乃是以下犯上,依例該送往慎刑司量刑,大約要吃上二十板子,罰去苦役的差事上。”
沈菡心里一怵,有些發寒一把米而已
沈菡猶豫道“這事兒沒鬧大吧還有別人知道嗎”
小東子搖頭“只有奴才和楊清心知道。”
沈菡想了想“那就先罰他一年的例銀,降為永和宮的蘇拉太監半年,以觀后效吧。”
“是。”
德嬪娘娘處理宮務的日常就是如此沒有新意,每年每月每天,循環往復,周而復始。
每年光是膳房的賬就夠她盤好幾天的了。除了大頭的米糧,膳房從各處交接來的膳食原材料還有n種,每一種都有一本賬。
慶豐司職養外藩進貢來專貢膳房使用的羊,少了一只羊腿都得問清楚哪去了。
張家口外的三旗牛群,每年要交給御膳房乳油、乳餅和乳酒各千八百斤,各宮膳房再從御膳房手里拿自己的份例。
還有菜庫、果園交用過來的千百斤菜蔬瓜果,三旗皇莊、百十所園圃里蜜戶、網戶、鷹手、捕狐戶、捕牲戶等處交用給宮里的蜂蜜和野味。
雖說這些都是自內務府交接,但膳房每樣也要單立一冊,都要一一盤點清楚。
這還只是膳房一處罷了,余者還有針線房和永和宮內的各種賬。
針線房的賬稍微輕松一點,不過是布匹錦緞的進出用度。
永和宮內部的賬本才是真正的大頭,比膳房的賬更加細碎繁瑣。
而且永和宮和其他各處都有銀錢上的關聯往來,不但自己內部的賬冊要核查,做到賬實相符;還要和針線房、膳房等處的私賬核對,做到賬賬相符。
單以上半年五月份的收用銀錢底薄這一本小賬看
初一日,太皇太后賞乳餅、乳茶二匣,賞來人銀一兩。
初二日,進太皇太后六件活計一份,隨匣一個,用銀共三兩七錢。進太后進萬歲爺六件活計一份,隨匣一個,用銀共三兩七錢
初三日,仁孝皇后忌日,買小紙,紙捻用錢四吊。香供,用錢二兩。
初四日,內務府艾熏,賞來人錢四吊。
初五日,各阿哥、公主進節禮,賞來人各錢四吊。回各阿哥、公主節禮,用錢四十八吊。
端午節。賞總管二名,用銀八兩。首領等,用銀六兩。回事坦達小太監等媽媽女子等,用銀四兩。
進貴妃處節禮,用錢二十二吊,進安嬪等位節禮
各貴格格處進節禮,賞各來人錢四吊
十六日,賞顧問行總管果子二盒,用錢八十四吊。賞各公主吃食各二盒,用錢八十四吊。
二十八日,送延禧宮惠嬪千秋吃食一盒,用銀二十二吊三百。惠嬪送吃食,賞來人四吊錢。
以上僅為五月的交際花費,緊跟著賬冊下面還有本月的節菜、香供、他坦飯食、廚、茶房、下屋煤等日常花費累計的用銀進出。
只這一本小賬,不僅涉及膳房的物料底薄,還涉及永和宮中的器皿、銀錢、布匹、針線、煤炭等各種底冊及實物,皆要一一盤點,可以想象這到底是個多么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