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寶跟玲子他們的離開,並沒有對趙舒城造成太多的影響,畢竟這都是他生命中的過客,自己的事業還要繼續進行下去。
他很清楚的知道,未來自己的宜家超市,不光是要面臨本土超市品牌的競爭,在不遠的將來,更是要面臨外國超市大品牌的競爭。
趙舒城現在要做的就是趁著競爭還不激烈的時候,在一二線城市儘快擴張規模,爭取每一個一二線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超市,而且是買下店面,到時候競爭就會占有很大的優勢。
當然趙舒城不光是忙著開新店,更重要的是完善超市的經營理念,供應系統,最好是形成強大的規模效應,構建成套的物流體系,打造一體化的信息系統,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趙舒城不光要對內修煉內功,對外也要防備對方以勢壓人。畢竟那些國外超市大品牌,進入國內之后,也會構建屬於他們的供應鏈。
一開始憑藉國內外的大銷量,肯定會要求本土企業降低價格,從而實現大批量採購。可趙舒城的超市只在國內,所以銷量短時間比不上他們,自然要早做預防。
為此趙舒城特意跟之前的合作廠商簽訂合同,約定供貨年限,以及價格漲幅等等問題。
當然最關鍵的還有一點,如果對方不能滿足供貨要求,趙舒城可以讓自己的工廠代為貼牌生產產品,保證質量的同時,只要給與每件產品幾分錢的專利費。
很多國產品牌對於專利的認識還不足夠,對於品牌認識也不夠,加上趙舒城給出的條件確實是不錯,所以紛紛簽署了這樣的授權合同。
他們此時此刻還不知道,未來這一份合同,卻是他們品牌延續的關鍵,也是收購的外資企業最討厭的地方。
趙舒城並不是單純的為了滿足供貨要求,更是為了創建自營品牌,畢竟如果一個超市沒有自營品牌的產品,未來的道路也是走不遠的。
君不見沃爾瑪就有自有品牌,汪明珠之前為了爭取這個訂單,可是把自己成本壓了又壓,差一點就要賠本生產產品了。
只不過沃爾瑪不是有屬於自己的工廠,反而都是採用招標的方式,用最低的價格生產產品,貼上自己的標籤,然后就漂洋過海的上了外國超市的貨架。
企業這邊可以拿到的利潤也許只有百分之三,可是超市那邊卻可以用最低的價格,招攬消費者,甚至本身的盈利高達百分之十或者更高。
趙舒城自然不會跟他們採用同樣的策略,何況趙舒城的自有品牌必須要保質保量,所以組建自己的生產矩陣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汪明珠這邊也是偶然間才知道,趙舒城的超市不光是要銷售那些外貿企業的產品,甚至準備自己開工廠生產產品。
一開始的時候,汪明珠還有些不理解趙舒城的選擇,但是當趙舒城舉例沃爾瑪之后,她才明白過來。
“可是就算是你要做自有品牌,完全可以跟沃爾瑪一樣找代工廠,沒必要自己新建工廠生產吧這樣投入多,產出少,完全不符合經商理念吧”
趙舒城笑著說到:『短時間內來看,我這樣是有些費力不討好,完全是養著一套用不著的工廠,只為了生產那點微不足道的產品。但是長遠來看,我這屬於是從源頭把控產品質量。我的產品因為是自己工廠生產,牢牢把控質量,甚至可以追責到具體的負責人,所以產品永遠都是值得消費者信賴的。』
“在面對競爭的時候,價格雖然是很關鍵的東西,但卻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僅僅通過低價來吸引客戶,可能會降低產品的價值感跟品牌形象,所以在真正的市場競爭中,不光要實施價格競爭策略,還要保證產品的質量跟服務質量,贏得客戶的信任跟忠誠度。”
趙舒城可不是說說而已,他可是準備了一整套的策略,來應對外來可能的競爭。
就在這樣的忙碌中,時間來到了94年的十月份,東方明珠塔也正式開幕,吸引了很多人來黃浦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