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長道“有先生這句話,我就放心了。現今眼目下還真有一件事情要請先生出面操持。”
吳老太爺摸了摸下巴上的花白胡須,說道“其相,你說,是何事,老朽不才,但凡有一點力氣,也還使得上勁兒。”
吳廣輝心說來了,來了,果然還是有事才上門。
只聽得李師長說道“這件事就是編撰寧城縣志,
先生以前是省府的教育督辦,又是寧城德高望重之人,而寧城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自古出了不少良相俊才,到如今也是遍布書香府邸,這件事還請先生出面召集寧城的一眾文人雅士把它完成,還望先生莫要推辭。”
吳老太爺聽了忍不住站了起來。
吳廣輝,吳希澤和張季賢也望著李師長。
這,是大手筆呀。
這李師長一個軍人,除了關心民生經濟,還考慮上了寧城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這有點讓人跟不上趟啊。
吳老太爺站起來佳東,胡子都有點抖,那是激動的。這編撰縣志是一項造福后代,功德無量的好事。
參與編撰之人也將流芳百世。這,這是天大的好事呀,他豈有不激動之理
這是他之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他之前既不是寧城的父母官,在寧城那些清流文人當中也不算頂流。
編撰縣志也輪不到他操心。
可如今,李師長竟然把這么重要的事情交給他來操持,可見對他這個名義上的老師還是看重的,這是在給他機會。
這件事如果辦成了,對他們吳家又將是一樁幸事,吳家在寧城的地位又將是一個飛躍,只是這榮譽的背后不知道要用什么來交換。
其相投給了他一個桃子,他將拿什么李子來還他。
老太爺是經過大風浪的人,心里告誡自己要喜怒不形于色了,沉吟道“這的確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只是這編撰縣志不是小事,耗時就不說了,也許要幾年的時間,另外還要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相你可考慮清楚”
李師長,道“先生說的其相都明白,如果這么容易就辦成了,還輪得到我們來嗎這之前的父母官早就做了。”
“是,是這個道理。”
“先生放心,這一切都費用都有縣府承擔,先生只管去召集人就是了。”
吳廣輝“都由你們承擔”
李師長“當然。不過有誰愿意捐贈錢糧用以編撰之工作也可以,到時候給他記上一筆,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為編撰縣志捐贈幾多”
“這,這恐怕寧城好多人都愿意。”
李師長笑了。
“如果有人愿意,我們當然歡迎,畢竟是需要大家鼎力協助的事情,越多人參與越好。先生說是也不是。”
吳老太爺不由得佩服這個學生。
真是后生可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