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蘭斯戰艦的標配人員乃是每艦大約三百人,也就是需要九千多萬艦員!
放在擁有數個恒星系的英蘭斯文明身上,這還算小問題,放在藍星文明身上就有些要命了。
要知道即便是人口膨脹的今天,藍星上的人類總數也只有八十億!
也就是說不管男女老幼,每八十個人里就要選出一個艦員才能夠將這些戰艦開動。
當然,最要命的還是控制開動這些戰艦所需要的艦員必須擁有相關知識,畢竟在太空里開戰艦以及操作里面的若干儀器,可要比在地面上開車難多了。
發現這一點之后,藍星上迅速開辦了上千所戰艦學校,任何對戰艦有興趣的人,不管年齡,職業都可以報名參加學習,并且免學費,包吃住。
雖說這些戰艦學校開辦之后,報名的人流如潮,但王大書感覺想要將這些戰艦盡數開動起來,還是有些懸。
這玩意至少要學習一年以上,加上師資力量不可能雄厚的情況下,每所戰艦學校每年能夠畢業一千人就算是很不錯了。
一百萬的艦員能夠開動多少戰艦?
三千艘。
當然,直接從大學畢業生,軍人乃至于一些科研單位里招生培訓,再加上可以老手帶新手,滾雪球教學方式,補充艦員的速度會提升不少。
但就算是如此,開動一半的戰艦也需要十年以上。
并且抽調九千多萬人去開戰艦對藍星整體經濟的影響也不小。
這也是為什么,所有踏出母星后的文明都會瘋狂爭奪宜居星球,制造宜居星球的原因所在了。
想要爆戰艦海,你就得有足夠的艦員!
艦員哪里來?還不是從自己文明的人口里選拔。
人口越多,能夠開動的戰艦就越多。
因而在匆匆培訓了一批艦員,能夠開動一千多艘戰艦后,藍星人類聯盟就開啟了外星大規模移民計劃。
之前不是說了么?作為交換條件,王大書將幾顆距離太陽系較近的宜居星球交給了人類聯盟,以交換那些死刑犯,絕癥病人什么的。
之前人類聯盟也就是派出了一些科研人員對那幾顆宜居星球進行考察,積累數據,也沒想著快速移民將那幾顆宜居星球就現在開發出來,畢竟太陽系里還有一顆火星都沒開發完呢。
再說了,人類聯盟最高議會有自己的顧忌,你說移民過去,那邊人類繁衍多了,想要獨立怎么辦?
以當時人類聯盟的科技水平,另外一顆星球獨立了,還真找不出什么解決的好辦法。
不過現在沒問題了,有王大書提供的元能交換器,可以保持數個星球之間的及時通訊,又有五百艘戰艦駐扎在那邊,就算是有什么叛亂,也能夠在第一時間解決掉。
幫著藍星解決了大麻煩,又與家人到處旅游了一番之后,王大書方才抽出時間來查看自己新獲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