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鄭伯。”姜珂又將這碗麻飯送回到鄭伯手中,拒絕道,“我并不餓,還是您吃吧。”
接著,告訴了鄭伯此次前來的真正目的“鄭伯,我想請您幫我尋些工匠修繕一下房屋。”
鄭伯不解道“修繕房屋”
“嗯。”姜珂點頭,隨后說出自己在心中早就琢磨好的理由,“前些日子阿母收到了有關我大父大母的消息,那個地方距離邯鄲路途遙遠,情況不定,我年紀尚小,阿母怕去坷無法適應長途奔波,便將我留在家中。”
“她臨走時說大概一年時間,便可歸來,不過我們家這房子年久破敗,無法保暖,已經到必須修繕的地步了。因此去坷想請鄭伯尋些工匠來,為我修繕下房屋。”
她又道“去坷是不會讓您做白工的,自從阿母離開后,也給我留下了些糧食,只是那時珂發了高熱,神志不清,所以才沒有告訴您,讓你誤會我缺少衣食,若您同意,阿珂愿用阿母留下的粟米和煤炭來貼補。”
鄭伯是個淳樸之人,或者說他根本想不到姜珂一個七歲小孩能這么若無其事地撒謊,因此相信了她的話。
鄭媼細心問道“你自己一人居住可有害怕要不來還是來這里同我們一起居住吧。”
姜珂“不用了,鄭媼,姜珂今年已經七歲,有自己生活的能力了。”
鄭媼無奈道“你這孩子”
鄭伯倒是沒有拒絕姜珂承諾的粟米,他雖然熱心,可修繕房屋的材料和人工都要花錢,只有熱心無法養活他的兩個孫子。
第二天一早,鄭伯就拿上了工具,和另一位專門負責修繕房屋的老者一同敲響姜珂家的“蓬門”,來為她修房子了。
他們的動作很快,或者說是姜珂的家實在太小,加上蓬和蒿的幫忙,因此只用兩天便修繕完畢,除此之外,姜珂還請求鄭伯為她做了一張矮木床。
這種天氣睡在地上是真的凍人,就算墊有稻草和羽絨都還很冷
姜珂對這個時代的物價還不熟悉,但她相信鄭伯,便按照鄭伯所要的數量給他們酬勞,除此之外,鄭伯的那一份又多加了兩碗大黃米,就當是報答當初他那碗麻飯的恩情吧。
并非是姜珂吝嗇,不舍得報答他好東西,如果可以,她甚至想把超市里的各種衣物,水果,肉類都分一些給這位善良的鄰居。
但她如果突然拿出這些東西就顯得太可疑了,就連這些酬資,姜珂都是先放到后院那個常年沒有用處的地下室里,謊稱是原身阿母給她留下的。
鄭伯回家后,放下手中的竹篾籃,高興地告訴自己的兩個孫子飧食可以吃粟米飯。
這個時代的粟米收好后都不去殼,因此人們需要在吃飯前將粟米放入石臼中手動用杵搗去麩殼,然后才能食用。
他的兒媳將竹籃挪到存放糧食的地方,撥開上面的木炭,正準備取出粟米來舂,看到里面的東西后,驚訝地叫出聲來。
“君舅,君姑,你們快來看,這米是”
鄭伯和鄭媼走到竹篾籃旁邊,他們心中早有準備,姜珂家中并不富裕,就算給他們的米品質稍微差些,也能夠接受,可當他們二人看到里面的粟米時,卻被震驚住了。
這里面的粟米品質一點兒都不粗劣,相反已經舂完,去過麩殼了。色澤光亮,顆粒飽滿圓潤,黃澄澄的顏色,好看極了。
這哪里是粟米啊,分別就是梁米。
梁米并非是指高粱,而是粟米中的上品,所謂的食之精者,都是那些高門大戶人家吃得,他們這些黔首庶民平時哪里有機會吃得到這么好的梁米啊
鄭伯第一反應是將這些送還給姜珂,卻被鄭媼阻止了,她說洛姬,也就是去坷的母親,從氣質談吐來看,都不是普通的庶民黔首,如今又有了她阿父阿母的消息,指不定以后變成富貴人家了,這些梁米對她來說可能不值一提。
鄭伯還是想要將其送回,可是看到自己兩個孫子那帶著渴望的眼神時,忽地心軟了。
他都這把年紀了,可以不在乎吃穿,可這兩個孩子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