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珂在裝醬醢的容器上貼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師兄,用這個醬烹飪食物會很好吃,但是千萬不要給先生吃哦。
因為預制菜會對先生身體不好。
韓非
難道對我身體就好了嗎
飧食過后,韓非回屋寫了一會兒書,等她打開姜珂信件時,天色已經黑了。
看到開頭的三連
問,韓非感覺姜珂真的好幼稚,比當年在邯鄲時還要幼稚,吐槽歸吐槽,但他還是很認真,仔細地繼續看下去了。
畢竟他已經出門整整六年了,可那個和他有血緣關系的韓王卻一封信都沒給他寄。
看到鄭國入秦時韓非感到一絲絲不對勁兒。
看到鄭國入秦修了一個很有用的水渠時韓非感到非常不對勁兒。
看到姜珂夸贊韓王是連堯舜都比不上的賢德時,韓非的眼睛從00變成了○○。
姜珂知道他的主張,“不期修古”。認為如果現在還有誰推崇堯舜湯武之道,必將為新圣笑矣。但依舊選擇了貼臉開大。
看完整封信后,韓非徹底碎掉了,至少需要半個月才能重新拼好的那種。
韓非能確定,這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一個人比姜珂更懂得如何扎他的心。
韓非是誰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的法家先驅,才學連李斯都自愧不如,可不是什么隨便讓人揉扁搓圓的面團兒,更不是什么好欺負的人。
于是他決定報復回來。
借著昏黃的燈光,韓非提筆在版牘上開始寫字。
是寫給李斯的信,大概意思就是我認為你們秦國還是不忙,否則姜珂不可能總有時間給我寫信,姜珂很聰明的,能快速處理好任何類型所有的公務,而且效率很高,請你幫我游說秦王,讓她多交給姜珂一些公務吧。
這并非是出自我們之間的私人恩怨,而是真心為秦王所考慮。
當他寫完這封信件時,另一間屋舍內,荀子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到底什么是救世呢這個從孔子時代開始的問題,一直流傳到如今,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可是卻始終無法統一。
這個夜晚注定有很多人難以入眠,不過姜珂睡得很香。
第二天,她拿著自己剛做好的白紙去找嬴政交差,嬴政隨手從筆擱上取下一根毛筆,蘸上墨水,在最上面那張紙上運筆流暢地寫了兩個大字。
姜珂一看,字跡還挺好看,遒勁郁勃,如行云流水。上面寫得是“瑚璉”二字,瑚璉是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皿,孔子就曾經夸獎過子貢是瑚瑚之器,所以一般用來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
沒想到始皇還挺會夸人。
嬴政開口道“李斯”
他最近變聲期,聲音甕聲甕氣的,不太好聽,所以一般很少說話。
姜珂連猜忌的機會都沒給他,直接自爆“李斯昨天來拜訪我了,不過大王您放心,我沒有和他結黨營私哦。”
嬴政阿珂你,其實不必講得這么詳細的。
“大王您相信我,我和別人都是假交好,只有和你才是最好的。”
姜珂“我覺得李斯很聰明,很有才華,如果能用他來打壓一下文信侯就好了,所以我假意和他交好,實際上是想要策反他。”
“大王,你說我聰明吧”
嬴政得出結論“聰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