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在外立的人設太深入人心,就算正主親自打假否定都沒用,別人該不信還是不信,就比如軍營里的姜珂。
她越說實話,別人就越以為她是在自謙。
姜珂無奈,現成的高帽子都套自己頭上了,只好接受。
對,攤牌了,我是天才。
天資卓越,自學成才。
于是就這樣,姜珂每天都手里拿著紙筆,跟在王翦后邊,和他學習練兵,布陣,看輿圖或者一些別的戰場知識。
姜珂,你真無敵了,荀子和王翦給你一對一小班授課,放眼整個歷史都不會再有人比你更厲害了。
古代沒有鐘表,所以會在轅門外立一根木桿,算是一個大號版日晷,根據這根木桿在陽光照射下影子的方向和長短來計算時辰,姜珂也不搞特殊,每天的作息都和其他裨將一樣。
王翦但凡和姜珂說什么,她就記在小本本上,雖然有時候聽不太懂,但晚上回營帳翻翻書,查查資料,研究研究,也能寫出來幾片小作文。
裨將姜珂敢言于王翦將軍
今日觀練兵后,博覽眾兵法有感,每戰應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四面包圍敵人,注意側翼是否有逃兵,力求全殲,不留一條漏網之魚。
同時應先打分散和孤立的敵人
幕府內,王翦分析完地形戰況,本來已經準備休息了,余光偶然間瞥見放在一旁的姜珂的課后作業,就順手拿到眼前看,剛開始他只想隨意看兩眼,沒想到越看就越被里面的內容所吸引。
王翦翻來覆去地看了很久,直到月上中天,依舊沒有絲毫困意,兩只眼睛里的光比燃著的燭火還要亮。
第二天當王翦將姜珂的作業展示給其他幾位裨將看,并詢問姜珂有沒有寫一本兵法的想法時,姜珂整個人都是懵的。
姜珂啊兵法,我嗎
幸虧此時天氣寒冷,姜珂的棉鞋很厚,才沒被別人發現她腳趾扣地的小動作。
她已經不記得到底是怎樣度過那天的尷尬場景了,只記得好不容易擺脫眾人,回到自己營帳后又翻了一遍兵書,發現自己參考的軍事原則底下有一行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字。
本文章摘取自目前形式和我們的任務
姜珂
也怪自己眼神不好,這和用高射炮打蚊子有啥區別,算是抄到鐵板嘍。
不過她沒也時間繼續糾結兵書的事情,因為探子傳來消息,李牧拒不交出符節,趙王就派人把他給殺了,原本的副將司馬尚是李牧的心腹,知道李牧身亡的消息后,悲憤不已,再加上臨陣換將,趙王要將他召回邯鄲,司馬尚一氣之下,在凜凜寒冬中騎馬離開,投奔魏國去了。
姜珂不理解,她是真的不理解,這些趙國將領,一個兩個的,為什么都愿意去投奔魏國,無論是之前的廉頗,還是現在的司馬尚。
但問題是,魏國的人才都喜歡投奔秦國。
那打通渠道省下中間商賺差價,四舍五入,廉頗和司馬尚不就是來投奔秦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