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陳平說道“平十分感激姜內史對我的提攜之恩,見您之心如飛似箭,便想著還不如在門口等待,不僅不會麻煩到您家中仆婢,還能早些見到您。”
姜珂原來陳平才是真正的語言大師。
這一通話說得她心花怒放,將陳平代入堂室內,同他交談“我看了你送來的上計簿,陳君才兼文武,智識高遠,你利用自己的才智,短短四個月便協助縣令將陽武縣治理得沒有巧詐之惡,黎民艾安,牲畜肥壯,這是多么輝煌的政績啊,就連許多有經驗的官吏都無法做到。”
工作做得好,得到了老板的夸獎,陳平自然很高興“多謝內史夸贊。”
隨后,姜珂又問了陳平一些陳留郡的問題,他也都一一回答了,對答如流,沒有卡殼,一看就是做過很多功課的。
第一日朝會過后,姜珂追上嬴政,喊道“大王”
嬴政以為她又要和昨天一樣開始廢話文學,便有些不耐煩道“又有何事”
姜珂走到他旁邊,將一個食盒遞給他“臣昨日看完那些上計后,眼睛有些酸澀,想到您每日處理的政務要比臣多上許多,用眼過度,難免疲勞,這
里面是胡蘿卜菠菜汁和小番茄,有緩解眼部疲勞,保護視力的作用。”
嬴政
他收回剛才的不耐煩。
“多謝阿珂。”
嬴政對姜珂的稱呼隨場景而轉變,工作時叫姜卿,閑暇時叫阿珂,生氣時叫全名。
姜珂則恰好相反,無論什么場景,統一叫他大王,有時候直接把“大王”這倆字當標點符號用。
等姜珂處理完來自各郡縣的上記簿后,一年一度的上計會終于開始了,“受計”時,對于那些來自各鄉縣的官吏代表,嬴政該賞的賞,該罰的罰。
不出所料,喜和陳平都入了嬴政的眼,喜屬于勤奮型官吏,勤勤懇懇,不辭辛勞,陳平屬于天賦型官吏,富有智慧,善于謀劃。
無論何種類型,只要是有利于秦國發展,那就是好的官吏。
上計會后,秦庭眾人從上到下能暫時歇息些時日,嬴政這個工作狂也不例外,他有閑暇時間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
再看一遍黔陽文集。
從前嬴政一直不喜歡儒家那些博士們,認為他們酸澀迂腐,固執己見,表面上仁義道德,實際上不堪大用,但如今看來,有一人確實例外。
作為一個儒家大師,荀子一生最出名的四個弟子。
兩個法家先鋒韓非,李斯、一個審計大師張蒼、還有一個集百家之所長的姜珂。
都是國之棟梁。
如今荀子又作為公子傅教導嬴政的長子扶蘇和李牧的孫子李左車。
嬴政認為自己不是很雞娃的父親,他只要求扶蘇學會這些棟梁每人三分能力即可。
姜珂剛剛歸家,劉季便過來找她了,說自己已經很久沒回家了,想回沛縣去見見父母兄弟。
姜珂估摸著,想念父母兄弟是假,去他們面前炫耀倒是真。
畢竟這可是歷史上都當上皇帝了,還在劉太公面前問我和我哥誰更厲害這種幼稚問題的劉季。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也,劉季那點strong的小心思她都懂,雖然姜珂平時庫庫壓榨劉季,但表面工作卻做得很好,年終獎一點不少。于是姜珂給了劉季五金,幾瓶美酒并囑咐他不要還沒到家就全部喝完,一身上好布料的衣裳,一把亮閃閃的鋒利青銅劍,又借了他一匹強裝矯健的馬,讓他能在歸家后到各處鄉縣好好顯擺一番。
看吧,我劉季入了咸陽貴人的眼,如今也是發達了。
然后再順便讓別人看看姜珂對待門客們的賢德仁善之心。
你說對吧,蕭何
你說對吧,樊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