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是民生,是由地方官員保送的民間俊秀,而最后一種,則是直接花錢買一個國子監學生的資格,名為例監。
這兩種,都是程煜可以走得通的路。
若是早上個一年半載,程煜其實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例監。
花錢唄,反正他又不是花不起,三百六十兩銀子,對于大多數家庭而言,那是天文數字,一輩子一家人攏共也就賺這么多錢,甚至還不到。可對于程煜而言,頂多也就是一兩個月的進項罷了。
而現在,程煜更多了一條路,那就是民生。
之所以說早些時候這條路走不通,是因為雖說民生理應是州縣官員舉薦,也就是說由包知縣舉薦就可以,但每年民生的名額十分有限,塔城可以舉薦,其他的州縣也可以,知府會把誰的名字報上去,那就要看親疏遠近了。很顯然,包知縣近三十年如一日的在塔城被上司不聞不問,雖說小日子很平靜,但顯然他背后是沒有什么勢力的。他舉薦的人,毫無疑問是比不過別的州縣舉薦上去的人的。
而現在不同了,龐縣丞的老師重回中樞,出任禮部尚書。朱佑樘在位的年代,內閣權力日大,但卻還沒有達到明世宗嘉靖年間可以壓制六部的程度。此時的六部尚書,依舊是官員最高權力的代表。當然,在他們之上理論上還有三公三孤這些一品官的存在,但從宣德正統之后,三公三孤基本都是虛銜,只用于勛戚文武大臣加官、贈官。
本朝朱佑樘弘治帝剛剛登基不久,三公三孤這些虛銜都還空置,但顯而易見,朱佑樘剛剛登基不久就把他的老師從東北苦寒之地召回,并且直接就是正二品的禮部尚書,他日出任吏部尚書成為官員中的實際第一人也未可知。關鍵是,朱佑樘是真把那老頭兒當老師啊,那么,即便是要封賞三公三孤的頭銜,請問還有誰比如今的禮部尚書更加適合呢?
否則,也不會說老頭兒回京復職之后,他當年的那些門生,就全都成了炙手可熱之人了。
在這種時候,包知縣的舉薦或許還沒那么重要,但如果龐縣丞也在舉薦信上落款呢?知府恐怕也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民生的名額年年都有,可得罪了極有可能在本朝第一個獲得三公三孤稱號的人的學生,那就殊為不智了。
所以現在的龐縣丞,當然可以自信滿滿的舊事重提,讓程煜去參加科考。
包知縣原本沒想到這一點,至于例監,一來所花頗巨,二來即便進了國子監,也會被人瞧不起,真要能高中一甲,又或者在二甲中名列前茅倒也罷了,如果只是個三甲,恐怕龐縣丞也真還沒辦法讓他那位高居禮部尚書之位的老師舉薦程煜成為庶吉士。要知道,庶吉士,雖然沒品沒級,但那可是成為中樞入內閣的最佳途徑啊。
此番聽到龐縣丞的這番話,包知縣昏聵的雙眼再度一亮:“對呀,煜之,老夫還真是忘記了,小龐現在今時不同往日,以他之名,幫你謀個民生的國子監名額,已然是易如反掌,你也毋庸擔心其他的監生瞧不起你了。”
程煜再度苦笑不已,盤算著自己讓苗小乙去找老孟頭,此刻差不多也快到了,連忙岔開話題,回歸到當下的案子上。
“二位賢叔,當下是火燒眉毛,咱們還是先把眼前的案子對付過去吧。剛才龐叔說,此刻不著急上報知府,煜之也深以為然。費林那邊我待會兒便去跟他陳明利害,讓他主動攬下這檔子事。”
“你這小子,一跟你說起讀書的事情,你就顧左右而言他。”龐縣丞顯然十分不滿。
不過,誠如程煜所言,當下當務之急是破了案子,包知縣和龐縣丞饒是愛才心切,卻也不得不回到正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