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就是因為他發現崇禎臨死前,已經把明朝三百年來積累的各種技術、資料等等付之一炬,又或者是交給了那些死忠的大臣們,讓他們四下逃散,所以,李自成才讓手下對明朝官員嚴刑拷打并且發了瘋一般的搜刮?他其實不是為了那些銀子,而是為了讓那些官員交出明王朝三百年來在科技上的積累,畢竟,在明初的時候,明朝就已經擁有了神武大炮這種駭人聽聞的火器,并且航海技術幾乎就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可清兵入關之后,曾是火器和航海技術雙料世界第一的中國,卻突然閉關鎖國既沒有火器也沒有航海技術了,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明朝的這些技術,是沒讓清兵得到,更沒讓李自成得到的。
所以,身處近乎于一比一復刻的明朝中葉歷史上某個時間節點的程煜,見到一些清朝乃至之后都沒有出現過的技術,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程煜的推測而已,事實究竟如何,還有待考證。
但這至少為程煜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思路,讓他對于發丘中郎將為何煞費苦心的要潛入這座小院有了個基礎的認知。
見程煜陷入沉思,趙半甯也并未去打擾他。
趙半甯很清楚,無論是在見識上,還是在思維的縝密上,自己都遠不如程煜。程煜的沉默,恰恰說明了他正在思考,他已經有了思路,而這是他趙半甯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
此時程煜已經有了完整的猜測,但他的所有猜測都無法對趙半甯說,因為這是在當下還沒有到達的歷史。
“老趙,你對工部又多少了解?”
趙半甯微虛雙眼看了看程煜,又看看腳下流動的活水,搖頭道:“你若想問我工部那幫官員有沒有能力將地下數十丈乃至百丈的水抽取到地面,某只能說據我了解并無此等手段。”
程煜略感失望,不過趙半甯畢竟只是一名武將,不了解大明朝工部的技術也是正常的,他不知道不代表就沒有。
“不過,某軍中麾下曾有一名老兵,他是川中人,他在家鄉時,曾經參與過都江堰的修繕工作。據他所言,當地有一種引水之法,可將岷江之水引至十余丈高處,進行田地的灌溉,極是省力。不過那老兵早已戰死,某也不曾去過都江堰,未曾親眼得見。若是那引水之法被用至此地,倒也有可能。只是那里終究是江河之水,此地卻深藏地下,某便不懂得是否可以應用及此了。”
程煜緩緩頷首,心道看來明朝也的確已經掌握了抽水的技術了,但也正如趙半甯所說,地下水的抽取和江水的抽取畢竟不是一回事,那或許是個相當大的工程,在地面上當然可以修建,但在這地面之下就未必能應用了。
不過這至少是有了可能。
并且,既然都江堰那里將岷江水引至十余丈的高度,用處是灌溉田地,那么所需的水量就相當之大,跟這座小院之中的活水絕不可同日而語。那么大量的水能被引到十余丈的高度,那也就是至少三四十米了,而地下水淺層的本就不過二十多到六七十米,深的倒是要超過二百米,但如果所需水量只是滿足這小院里緩緩流動的水源,倒也未必做不到,憑借地下河天然的水流之力,稍加引導,應該也是能做到的。
“既有此法,那么這座小院里的水源倒是能解釋了,只是這工程想必極為浩大,在地下是否能實現倒在其次,即便真是如此,恐怕那也并非那兩個人能將這裝置移走的。這樣說來,只怕那兩人試圖進入院中,更大的可能性還是為了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