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應該收哪些歌、唱哪些歌,什么樣的歌作為單曲發行,什么樣的歌收進專輯。專輯啟用哪位制作人,后期找哪位工程師做,又由那個視頻制作團隊來負責v的拍攝,這些細節都是需要aaaar反復推敲決定的。
因此,跟發行公司相同,瀚音樂也會招募1位aaaar總監和23位aaaar經理,保證簽約歌手可以獲得細致專業的輔導與支持。另外,國際部門和同步授權部門的招聘人數,以及每個人負責的業務范圍也會跟版權發行板塊保持一致,只不過一個負責音樂版權,另一個負責母帶版權。
當然,雖然大部分部門架構雷同,但唱片公司依然有專屬的業務板塊,市場營銷與推廣部門就是其中一個。大型唱片公司通常也會把市場營銷部門和推廣部門分開,市場營銷負責公關、專輯封面設計、宣傳視頻、廣告、專訪和其他一系列的數字營銷工作,而推廣部門只有一個任務,跟電臺打好關系,讓電臺盡可能多地播放公司推出的單曲。
但在韓易看來,市場營銷與推廣部門在音樂行業里的進一步融合,本來就是一個未來肯定會發生的大趨勢。不管在世界哪個國家和地區,流媒體和線上曝光的作用越來越強,在榜單計算公式中占據的權重也越來越大,電臺式微的情況下,推廣方式也必須革新。
傳統唱片業巨頭,比如吉米約文的terse,會另外成立一個產品管理部門,這個部門在前網絡時代,負責cd和卡帶等實體產品的銷售,但在這兩樣物件變得比吸血鬼還要古早的2010年代,他們的職責也發生了改變。產品管理部門的銷售人員,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與各家流媒體平臺打好關系,以期獲得更多的流量傾斜,和更優厚的結算條件。
明明是同一個業務板塊的事情,卻要放給三個部門做,這是因為現在活躍在業內的大型唱片公司,基本上都已經連續經營了二三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公司內部的架構臃腫冗余,很多條業務線可以用尾大不掉來形容。新生的瀚音樂自然不會遺傳這種毛病,市場營銷、電臺推廣和流媒體產品管理,統統都會整合進一個全新的營銷和推廣部門中,由三位市場專員來分工合作。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韓易還計劃給瀚音樂建立專門的渠道分發部門。渠道分發,是音樂生產鏈條里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為繁瑣的一步。這個世界上總共193個國家和地區,音樂流媒體和數字下載服務的網站與a更是不知凡幾。渠道分發人員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證公司的音樂在全世界的每個地區、每個城市、每個平臺,都以統一的格式上架。
聽上去非常簡單的工作,實際操作起來卻很是復雜和枯燥,大部分的唱片公司都沒有能力自己進行渠道分發,因為光是雇員的薪資與社會福利成本,就能吃掉不少利潤率。
如果是三大音樂集團內部下屬的子廠牌,模板流程是廠牌把音樂交付給集團專門建立的渠道分發公司,再由渠道分發公司上架到各個終端零售商的頁面。所產生的收益,渠道分發這邊一般會分走15。
現實中的實際操作,還是以吉米約文為例,他創立的sterse唱片,50的股權由他自己持有,50的股權1996年被環球音樂集團收購。如果terse旗下的藝人想要在北美地區發行專輯,那么渠道分發會由terseffenaaaa來完成。看名字就知道,它自terse、ffen、aaaa三家廠牌合并而成,是環球音樂集團的四家子集團之一,擁有獨立成熟的渠道分發能力。
而如果是英國地區,terse的音樂則會由寶麗多唱片進行渠道分發,這同樣也是一家環球音樂收購的德國唱片公司,一直以來跟terseffenaaaa的關系都十分密切。前者在美國的專輯都由后者分發,而后者在英國的專輯也是統一交給前者來做渠道。在這兩個主要音樂消費市場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渠道分發工作,則是由母集團環球音樂統一完成。
而如果是生態體系之外的獨立唱片公司想要讓三大來代理渠道分發業務,他們就必須先跟集團旗下的大型唱片公司簽署渠道發行協議,再由這些內部的唱片公司把產品交付給渠道分發公司,整個流程就變成了獨立唱片公司集團附屬大型唱片公司集團附屬渠道分發公司零售商。
繞暈了嗎
繞暈了就對了,三大音樂集團想要的就是把渠道分發的流程做得盡可能復雜,這樣他們才能吃掉15的渠道分成,然后一步步蠶食所謂deebes的獨立性,最終把它們變成集團無敵戰車中又一顆永恒轉動的齒輪。
所以,就像版權發行板塊的affiiates一樣,唱片領域也有一個詞用來形容依附于大型音樂集團進行渠道分發的唱片公司,ajordistributeddees,di。
雖然近年來也有很多不隸屬于三大音樂集團的獨立分發平臺出現,比如法國的beiveic,美國的cdbaby,但這些分發平臺的分成拿得更高一些,基本上都在30左右,夸張的甚至能到50。
韓易不打算讓外人掙到這筆錢,渠道分發本身就是靠人工成本堆起來的,而他最不缺的,就是用以支付人工成本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