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真正的倫敦居民在沒有斑馬線的地方橫穿馬路,韓易指了指同仁堂藥店旁的陋巷,笑著對費亞穆說道。
上一世來的那一次,也算上一次。
“shit。”費亞穆爆了句粗口,驚訝地追問,“怎么能盜刷那么多”
“有點咳嗽,所以到藥店里買一些止咳藥。老板娘說前面那臺機器刷不了信用卡,得把卡拿到里面去刷”韓易撇撇嘴,懺悔著自己當時對同胞的盲目信任,“然后,她在我要離開倫敦的那一天,用復制下來的信息買了一臺acbook和一臺ihone。”
“這就是為什么我從不用信用卡,老板,只付現金。”費亞穆搖搖頭,語氣堅決,“不需要密碼,刷一下就能把我的錢劃走不了,謝謝。”
“哪怕不刷卡,也不太安全看到前面那個拱門一樣的東西了嗎,在中文里,我們叫它牌坊。”
韓易向左一拐,走到麥克爾斯菲爾德街上,這里是中國城諸多矗立著牌匾的入口之一。
“來倫敦的第三天晚上,到這里的中餐廳吃飯,剛走到街口,就感覺到有人好像在翻動我的背包。回頭一看,一個看上去非常可愛的金發女孩,已經把半只手臂都伸進去了。”
“她什么反應”
“她把手拿出來,沖我笑笑,然后就像什么都沒發生一樣,直接轉身走掉了。”
“難以置信。”
“是啊,這就是倫敦中國城給我留下的第一,和第二印象。”韓易拍拍費亞穆比街邊路樁還粗的手臂,笑道,“不過,這次我應該不需要擔心這些事情了。”
“阿爾巴尼亞人從來不會遇到這些事,老板。”
費亞穆驕傲地用鼻孔嗤氣。
“在這里,在美國,沒人敢惹我們。”
“odforyou。”韓易贊賞地微微瞇起眼睛,看起來像是在為費亞穆的民族自豪感喝彩,“作為感謝,今天晚上請你在這里吃一頓四川麻辣火鍋。”
“我在嘗試一種全新的健康餐食譜,它不允許我攝入任何香料,特別是辣味的。”
氣氛輕松的閑聊間,韓易和費亞穆穿過沃德街,走出面積不大的中國城,迎著夕陽的方向,與萊斯特廣場背道而行。
洛杉磯的寬闊車道對步行者極不友好,紐約那黑垢蓋滿整條人行道的骯臟,和大多數時候遮天蔽日,除了一線陽光之外,幾乎看不見天幕的鋼鐵森林,也讓人生不起漫步其間的念想。
但作為一座城市已經存在了上千年,并不為任何現代交通工具而存在的古都倫敦截然不同。人類在這里生活最便捷的通勤方式,除了地下那上百根密密麻麻的“管子”,就是自己的雙腳了。
街道陳舊但不破爛,兩邊的建筑大多數的高度都不到十米。巴洛克風格、喬治式建筑、攝政風格、維多利亞式建筑、愛德華式建筑,再到戰前的裝飾藝術風格,以及偶爾閃過的現代建筑。倫敦的核心城區,保留了1666年大火以來,幾乎所有的時代印記。
換句話說,倫敦城本身,就是一間極好的歷史博物館。徜徉其中,每一棟不起眼的老家伙,都可能是聞名遐邇的旅游地標。
圣詹姆士公園就這點大還不如莪家小區的綠化。
旁邊這棟像是被火燎了兩遍的三層小樓,就是倫敦圖書館
這個活像華國洗浴城的地方又是啥
牛津和劍橋俱樂部
這倆不是死對頭嗎
怎么俱樂部都湊一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