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得不錯,碧梨。”
“謝場,然后30秒介紹”
“下一首歌,beyache。”
“非常感謝大家非常感謝,伙計們”
在監聽耳機里舞臺監督的提示下,碧梨把話筒架上的麥克風取了下來,往前走了幾步。
與亞特蘭大飛利浦體育館的舞臺設置不同,在日出市的btaaat中心,舞美團隊在原有的主舞臺前,還放置了一個進深不大的t型臺。
站在t臺最前端,碧梨掃視著將她三面環繞的觀眾席,思考片刻,才開口發問。
“現場有沒有和朋友一起來看演出的”
“ifyouarehereithafriend,akenoise”
跟隨著碧梨的指令,場館內陡然炸響了一陣高呼。觀眾里有親子檔也有情侶檔,但不管哪種類型的演唱會,最常見的組合,還是幾位志同道合、音樂品味相近的好友相約一起觀演。
“很好,很好”
聽到觀眾的熱情回應,碧梨微微瞇起眼睛,嘴角一咧,一抹危險的邪笑浮現在雙頰之間。
“現在,在腦子里回想一下,他們有沒有做過什么,讓你想要解決掉他們的錯事”
“因為接下來這首歌,是關于你如何殘忍無情地殺掉他們,然后把尸體扔在后座,開車帶去荒野埋掉的連環謀殺案。”
“下一首歌,叫做beyache。”
之所以碧梨和她的管理團隊,會在技術需求清單上要求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之間,至少要有30秒的介紹時間,原因就在于此。
beyache是一首獵奇的暗黑舞曲,關于它的開場介紹,也應該要讓人在第一道音符響起前,便心生恐懼,從而繁衍出好奇才對。
“她剛剛說什么”
“她說這首歌是關于殺朋友的”
btaaat場館內結伴而來的朋友們面面相覷,心里寫滿了og、th和tf。
還沒等他們把這些縮寫的字母展開,陣列音響里,碧梨的人聲再次響起。
“d,d
d,d”
同樣出自菲尼亞斯的手筆,beyache的啟幕方式與oeyes別無二致,都是一個簡單的darkad鋪底,然后把無數人聲疊在一起。oeyes里的開場和聲足足有十二個軌道,beyache的少一些,但也有十個。
不過,oeyes的b是73,而beyache的b是100,也就是說,后者在節奏上比前者至少快了37,這也就是為什么beyache的前奏部分,能控制在十秒以下的原因。
從第九秒開始,菲尼亞斯在他的ad上按下一個不停重復的鼓組oo,然后向左前方跨出一步,右手緊緊攥住撥片,在他那把手工定制的grandacific吉他上空輕柔拂過。caec的和弦演進,哪怕是剛拿起吉他兩三天的入門級愛好者也能演奏出來,而這,正好完美體現了菲尼亞斯的音樂理念。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音樂的撼動人心之處,絕不在于繁復的奇技淫巧。
吉他、底鼓,就這兩種樂聲,再無其他花哨的東西,那份駕車行駛在無人公路上的閑適懶散,卻是如此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出來。
哥哥已經把作案工具與犯罪現場布置好,接下來,就看穿著明黃色風衣和工裝褲的妹妹如何颯爽出場,屠戮四方了。
碧梨艾利什似乎就是為這種俏皮中帶著詭異,又邪典又流行的怪奇音樂而生,她的姿態與神情,不知道比演唱oeyes的時候要放松多少,霸氣多少。
就像歌詞里的那個喪心病狂的殺人狂魔真是她一樣。
“獨自坐在駕駛座,
漫不經心地嚼著口香糖,
飛馳在無人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