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聲,是韓易看完莉莉安貝當古維基百科主頁開頭一段,算清楚她的總身價之后發出的感嘆。
“d。”
這一聲,
是他讀到貝當古生平簡介最后一段時,倒吸的一口涼氣。
“原來如此。”
這一聲,是韓易關掉網頁,返回他與芭芭拉的聊天界面,所講出的第一句話。
“怪不得她會哭成那樣。”
“那個時候,她跟她的女兒,正在對簿公堂。”
2007年11月19日,莉莉安貝當古八十八歲的丈夫,英勇十字勛章和榮譽軍團騎士勛章獲得者,法西斯主義暴力組織拉卡古勒骨干成員,反德抵抗運動主要領袖人物,弗朗斯總統與戴高樂總統的重要內閣成員,前法國外交部長安德烈貝當古,一位毀譽參半且無比復雜的當代政治人物,溘然長逝。
一個月后,他與莉莉安唯一的女兒,弗朗索瓦貝當古邁耶斯,對母親的忘年交,攝影師兼社交名流弗朗索瓦馬力巴尼耶提起刑事訴訟,指責后者以“abuibesse”的方式,利用了母親的軟弱,誘騙莉莉安貝當古從1987年開始,陸續向他贈予了總價值高達13億歐元的各式禮物。
其中包括2003年購買的一份價值253億歐元的人壽保險。2006年購買的另一份,價值262億歐元的人壽保險。2001年贈送的十一幅總價值高達2000萬歐元的藝術作品,包括畢加索、馬蒂斯、蒙德里安、德勞內和萊熱的畫作。
以及二十年時間里,不計其數的現金或者物品形式的贈禮。
接到弗朗索瓦的報案后,法國國家警察金融調查部門的金融犯罪大隊開啟了長達兩年的調查取證程序,并于2009年9月決定將案件提交給巴黎拉德芳斯核心區楠泰爾的地方法院進行審理。
2009年12月,法院推遲對本案作出裁決。2010年4月繼續向后推遲三個月,以等待莉莉安貝當古精神狀態的檢查報告出爐。而貝當古夫人則堅決拒絕配合法院進行精神評估。
于是,2010年7月,由貝當古的管家帕斯卡邦尼福伊錄制的,長達21小時的錄音帶被公之于眾。
“如果我身邊有這樣一位朝夕相處了幾十年,我毫無保留地給予全部信任的心腹,突然在這種時候背后捅了我一刀我恐怕會開始懷疑我人生中做的每一個決定,交的每一個朋友。”
“邦尼福伊說,他之所以會偷偷錄音,是因為他覺得老夫人的精神狀況不太正常,怕她遭受蒙騙。”
“你怎么看”
“如果我出來工作有學到什么寶貴的經驗,那就是不管對事還是對人,只看行動,不看表態。”芭芭拉頓了頓,繼續說道,“見過貝當古夫人之后,出于對她的關心當然,我也必須承認,有部分原因是好奇,畢竟當時的法國媒體,不管是電視臺還是報紙,全都是所謂的貝當古丑聞我仔細地研究了夫人跟她女兒這場遺產糾紛的始末。”
“一方面,貝當古夫人確實在咨詢她的資產經理,能不能把巴尼耶變更為她去世之后的唯一繼承人。但另一方面,這部分遺產,并不包括她在歐萊雅集團的股份。她財富中的絕大部分,早就已經過繼給她的女兒和兩個孫子了。”
“所以,你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我得出的結論是任何人都看不清別人家里發生的事情,也不應該看清。”芭芭拉笑了笑,從她不帶一絲猶疑的回答中,韓易可以看出,芭芭拉對這件事情的思考相當深入。
“那她是真的有阿茲海默,對嗎并不是弗朗索瓦,她的女兒,爭奪財產的借口。”韓易略微思忖片刻,“從你的描述來看,她的癥狀不,表現,跟阿茲海默極為相似。”
“還是那句話,我只跟貝當古夫人在一起呆了四十八小時的時間,這個世界回答不了的問題,我也回答不了。”芭芭拉意味深長地凝視著韓易,后者那時刻糾正措辭的謹慎行為,讓她感覺既暖心又欣賞。對于一個之前完全沒有交集的公眾人物,能有這樣的同理心和道德關懷,說明韓易從本性上來說,絕不會是一個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