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有道理。”韓易思忖片刻,贊同道,“那巴尼耶究竟是跟貝當古夫人分享了什么,才會讓她有這種參透了人生真諦的感覺”
“夫人告訴我,巴尼耶跟她第一次見面,是在塞納河畔納伊裝滿藝術品的私人宅邸里,為莉莉安貝當古和費德里科費里尼拍攝利己主義雜志的封面。夫人很少接受媒體的采訪,給雜志拍攝寫真更是聞所未聞的事情。但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利己主義,不定期發行,一出版就是整整兩百頁的黑白攝影作品與生活方式分享,對法國近代的流行文化,還有全球時尚圈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力。”
“而且,1987年對于貝當古夫人來說,是一個被迫走到聚光燈下的年份。福布斯雜志在那一年發布了他們第一份“ordires”榜單,只有三組法國富豪上榜,貝當古夫人就是其中一個。”
“另外兩個是
”
“我記不太清楚了,但有一個好像是造私人飛機的”
“達索集團。”韓易脫口而出,“塞爾吉達索。”
“啊,沒錯,就是這個名字伱怎么知道”芭芭拉有些驚奇。
“跟你說過了,我喜歡讀一些無關緊要的資料。”韓易摸摸后腦勺,猶豫了片刻,才講出后半句話,“而且之前買飛機的時候,有研究過達索集團的獵鷹系列。”
“看來我也得多買點私人飛機了。”芭芭拉用食指按住下唇,一本正經地抬眼嘀咕。
“別調侃我了,芭比。”
“你能猜到第二組富豪我就停手他們是世界最大的油田服務公司。”
“斯倫貝謝家族。瞧瞧,他們也是來自阿爾薩斯的法國人,多巧啊。”
“把畫面切出去查oge不算猜到。”
“你又沒說。”
“youreaanbsick。”芭芭拉沒有繼續跟韓易拌嘴,“反正,不管怎么說,八十年代,隔壁鄰居有好幾十個十億級別的富豪,而法國只有三個。這讓貝當古夫人成為了名噪一時的公眾人物,也讓巴尼耶獲得了接近她的機會”
“巴尼耶擺好三角架之后,跟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夫人,您還好嗎您為什么看起來那么蒼白”
徜徉在內格雷斯科酒店的長廊里,貝當古夫人微微瞇起眼睛,仿佛穿越回了二十三年前的那個下午。
“我嚇了一跳,感到有些難為情。這是我很長時間以來,第一次拍攝正式的,會在雜志上出版的照片,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是粉底嗎,我問他,也許是化妝師剛才把粉底給我打太厚了。”
“可他說不,夫人,我想不是妝容的問題。”
“巴尼耶走到我面前,認真地審視了好一會兒,才長長地嘆了口氣,感覺他的靈魂都隨著那一口氣飄了出來。”
“他告訴我你的蒼白是從眼底滲出來的,我看不到哪怕一點對生活的激情毫無生命力,這看起來太可怕了。他說這些的時候,費里尼,我最喜歡的大導演,就坐在我右手邊的另一張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