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韓易停頓了許久,似乎是在尋找合適的,不那么激烈的措辭。
“可是,想想這幅畫的創作背景吧,它最真實的創作背景是什么樣的畢加索是在哪里,在什么情況下遇見了她,窺見了她的肉體,從而迸發出繪畫靈感的”
又渾渾噩噩地度過了一天,二十四歲的畢加索雙手揣在兜里,攏緊大衣,在皮加勒紅燈區的璀璨霓虹間漫無目的地穿行著。
新作沒有頭緒,房租下周要交,該死的費爾南德奧利維爾今天又跟樓下面包店的那個小瘦子眉來眼去,一氣之下,畢加索將他的波西米亞女友鎖在公寓里,自己揚長而去。
總得做點什么來報復她。
畢加索心想。
先生,要買花嗎
一道清脆稚嫩,幾乎細不可聞的童聲吸引了他的注意,畢加索定睛一看,是一位衣著單薄的小姑娘,在寒風中捧著一提花籃,瑟瑟發抖。
報復來了。
這是他目前負擔得起的,最好的報復。
花怎么賣他停下腳步,問道。
三朵玫瑰,可以讓花在那個墻角盛開。
小女孩指著紅磨坊旁的昏暗小巷。
十朵玫瑰可以讓花在您公寓里開一晚上。
先買三朵吧。畢加索想了想,回應道,畢竟費爾南德還被自己鎖在家里。
好的,先生,您的花。
接過一枚印著高盧雄雞的黃銅硬幣,小姑娘認認真真地從花籃里數了三朵,遞給畢加索,仿佛她真的在做兜售鮮花的生意。
請隨我來。
女孩重新將花籃抱在胸前,為了御寒,也為了避免偷竊,她呵出一口缺乏熱力與生機的白氣,引領著畢加索,漸漸沒入黑暗。
二人的身后,是躺在泥淖里,已經被來往行人踩得支離破碎的玫瑰。
“他看見了琳達的身體,突然來了靈感,也許是出于欲望,也許是出于憐憫,沒人知道,但他就是有了創作的靈感。于是,他請求琳達做他的模特,讓他記錄下她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