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收入超過了3730萬英鎊,但利潤卻僅僅只有86萬英鎊。這是因為格拉斯頓伯里設置的舞臺極多,連edc都只有十個舞臺,其中一個還是會場巡游車的情況下,格拉斯頓伯里竟然把舞臺數量增加到了三位數。每一年,都有超過兩千多名藝人,在100來個舞臺上為18萬名觀眾登臺獻藝。不用計算也知道,這種龐大璀璨但是臃腫冗余的藝人陣容,會極大程度上損害品牌的盈利能力。
但格拉斯頓伯里就是以這種音樂世博會般的陣容設置聞名于世,削減了藝人數量,也就砍掉了格拉斯頓伯里最核心的吸引力,因此,主辦方只能從其他方面下手降低成本,舞臺預算就是其中之一。能夠獲得奶農邁克爾伊維斯的信賴,連續三年幫他規劃園區藍圖,西蒙卡羅爾在方寸間閃轉騰挪的技術可見一斑。
他與他的teedesignstudio,這次主要負責adcity音樂節舞臺的硬體設計、結構設計和工程監督,保證韓易的狂野構想得以平穩落地。
至于艾絲德夫林,她的加入,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未經任何人推薦,她是韓易欽點的“夢想實現者”,唯一的任務,就是讓這座三合一的實景舞臺,在預算被嚴格控制的同時,依然能煥發出令人心潮澎湃的藝術光華。
為什么要選她
2011年,蝙蝠俠舞臺劇世界體育館巡演的哥譚市舞臺,她做的。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閉幕式的整體舞臺設計,她做的。
2013年坎耶維斯特yeez巡演的山峰舞臺,她做的。
2015年英國皇家歌劇院政治諷刺歌劇馬哈貢尼市的興衰的集裝箱舞臺,她做的。
2016年u2樂隊noceaaexerience的全息投影舞臺,她做的。
還有路易威登、香奈兒、圣羅蘭等一眾大牌的時裝周大秀,以及在這個時空尚未變成現實的2020年迪拜世博會英國館,以及2022年第56屆超級碗中場秀,皆是她留給這個世界和這個時代的視覺盛宴。
可以說,在實景舞臺這個領域,沒有比艾絲德夫林名聲更響、技藝更精湛的大師了。
于是,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卡羅爾和德夫林的團隊組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聯合工作小組。德夫林負責提出各種異想天開的規劃,而卡羅爾則負責否決它們。在韓易提出的,好萊塢、百老匯和匪幫街頭三種元素合而為一的整體架構基礎上,設計團隊幾易其稿,最終形成了目前呈現在眾人眼前的終極版。
左側的好萊塢山,是完全忠實于現實環境的原版復刻,而右側的曼哈頓天際線,則摻入了濃郁的艾絲德夫林個人風格動態的幾何形狀、肉眼可見的探照燈與霓虹燈組合、略帶科幻感的,硬朗而恢弘的整體線條,adcity舞臺右端的紐約,不是紐約賭場酒店那建于九十年代的,裝飾藝術風格的舊紐約,而是911事件之后,后現代主義大廈林立的新紐約。
艾絲德夫林沒有把帝國大廈放在c位,而是用新世界貿易中心的一號樓取而代之,除此之外,公園大道432號、美國銀行大廈、紐約時代廣場大樓、云杉街8號,甚至還有韓易居住的one57,都被德夫林放在了帝國大廈與克萊斯勒大廈之前。
不僅如此,德夫林還為這些拔地而起的臨時奇觀,抹上了她最具知名度的水泥灰色系,不管在現實中是由大理石打底,還是玻璃幕墻構成,在adcity的舞臺上,這些摩天大樓都變成了科幻電影里太空歌劇時代的模樣。當然,卡羅爾也沒有忘記給建筑的外墻貼上ed屏幕,這樣一來,演出進行時,德夫林的紐約,便可以循環播放藝人準備的視覺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