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想回應,但小如成為了最先開口的那一個。
她瞥了一眼由她第三次親手關上的房門,坐回到之前與韓易耳鬢廝磨的那張沙發上,隨手把僅剩的那只枕頭放置在膝前。
“不過,請恕我直言,我不太喜歡你半夜闖進我們房間的行為。”
徐憶如的措辭很客氣,語氣很溫柔,但態度上卻沒有給芭芭拉-帕文留半分情面。
她不太擔心趙宥真和麥迪遜-比爾,因為兩人在事業上跟韓易牽涉太深,很難在不改變現狀的情況下與他更進一步。麥蒂宣稱的所謂“只要在一艘船上,就占據先天優勢”的理論,更是讓小如覺得有些荒謬可笑。
職業領域互利共贏,就一定代表著能在私人感情方面白頭偕老?
這么說的話,最適合韓易的伴侶應該是dr.dre。
在小如看來,愛情絕對不是兩個從愛好到追求完全趨同的兩個人組隊刷金幣,搭伙過日子。愛情,是探求的鑰匙遇上接納的門鎖,是果腹的面包搭配浪漫的詩歌,是嗆人的廚房油煙中和淡雅的高級香水……是西裝革履,辦公室忙得腳不沾地的周一清晨,一頭扎進裙擺飄飄,小院里看夕陽西斜的周六午后的懷抱。
幾乎沒有億萬富豪會找事業伙伴做妻子,馬克-扎克伯格的普莉希拉-陳從不插手facebook的事務,兩人恰好就是從大學時期開始萌芽的情愫。instagra的凱文-斯特羅姆,拿的也是同一個劇本,他與妻子妮可-舒茨在斯坦福相識,風風雨雨從未分離,最終于2014年訂下一紙婚約。
妮可鮮少出現在instagra位于門羅帕克的全球總部,因為她專心經營著自己的事業——一家名叫sutro的清潔能源投資公司。
跟instagra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但它至少能夠證明,夫妻二人不一定時時刻刻都得呆在“同一艘船上”。
啊,對,還有易貝的奧米迪亞夫婦,還有英偉達的同鄉黃仁勛和他的妻子洛瑞,都是以校園情侶為起點,一步一個腳印,走入婚姻殿堂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而且因為身份和立場的緣故,小如不可避免地會給自己套上一層偏見濾鏡,從而刻意忽略掉同樣在校園里跟未來丈夫結識,以員工身份加入耐克,最終跟老板菲爾-奈特開始約會,并于同年完成婚禮的佩妮。還有以享譽國際的鋼琴藝術家身份,嫁入lvmh集團,成為歐陸第一夫人的蒙特利爾姑娘海倫妮-梅西耶。
在小如看來,這些都是老掉牙的孤例,是落后于時代的版本。請自己的學生到公司工作,最后還跟她談戀愛這種事情,1968年行得通,現在肯定會被人在背后做口舌議論。
至于女藝人攀上高枝,利用好萊塢的星光嫁入豪門這種爛俗劇情……
倒是不少啦。
簡-方達和的創始人泰德-特納,開云集團掌門人弗朗索瓦-亨利·皮諾的小嬌妻塞爾瑪-海耶克,當然還有摩納哥人永遠的王妃格蕾絲-凱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感情持久的成功案例里面,沒有一個是嫁給自己老板的。
那些與老板或者同事喜結連理的女星不是沒有,凱莉-羅蘭、瑪利亞-凱莉、布蘭妮-斯皮爾斯、希拉里-斯萬克、瑞茜-威瑟斯彭,都有類似的經歷。但他們的婚姻,不然就是像瑪利亞-凱莉那樣,在轟轟烈烈中火花四濺,炸得一地雞毛,不然就是像希拉里-斯萬克那樣,在短暫的高光時刻之后迅速歸于平淡,最后在倉促的流年里逐步走向衰亡。
不管哪一種,在小如看來,都算不得圓滿。
她的易易,也絕不會甘愿做湯米-摩圖拉或者約翰-坎皮西。
所以,麥迪遜-比爾,真的是威脅最小的那個小家伙……沒錯,小家伙。才十七歲,還沒成年,根本就搞不清楚自己喜歡什么,想要什么,對韓易的情愫可能就是懵懵懂懂的慕強心態和家庭環境塑造的依戀型人格在作祟罷了。
再過兩年,說不定麥迪遜回想起這段經歷,自己都想給自己兩巴掌。
因此,不管麥迪遜在社交媒體上有多么風光,又對自己展現出了多少不加掩飾的敵意,小如都從來沒有在意過,最多是把她當作提醒敲打趙宥真的工具,僅此而已。
但芭芭拉-帕文不一樣。
她完全獨立于韓易,在遇見對方之前,就有了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也許能賺到的錢和購置在名下的資產不及韓易萬一,但養活自己,總歸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