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擺手道:“這次探尋機關秘術的任務究竟會是什么結果誰也說不清楚,現在談利益分配還早了一點兒,等我們真能通過考驗再說吧!”
我現在還摸不清黑蝴蝶究竟是什么路數,自然不會貿然答應跟她合作。黑蝴蝶自然也明白我的顧慮,微微點頭之后就再不說話了。
我收拾了一下裝備:“走吧!咱們還得繼續找武侯密藏。”
我一邊走一邊反復思量下一個目標。諸葛武侯讓我們過了第一關,卻沒標明第二關的具體地點,我該到哪兒去找第二關的具體位置?
我原先的計劃全都被打亂了。過去我一直在推測諸葛亮真正墓葬的地點,可是經歷了機關密洞之后,我一開始的推測還有用嗎?
安然跟在我身后邊走邊說道:“歡哥,你說諸葛亮怎么會在這兒建這么大一個機關密洞出來?”
“說不定是他派魏延修的密洞。”我隨口說出了一句話之后,連我自己都愣住了,“等等!魏延……”
葉尋也停下來道:“你想到什么了?”
“魏延,魏延……”我連續重復了幾遍魏延的名字之后才說道,“修建機關密洞的人,可能真是魏延。”
安然詫異道:“魏延在三國不是啥也不是嗎?”
“那是《三國演義》。”我說道,“歷史上的魏延并沒有那么不堪,反而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良將。魏延鎮守漢中將近十年,魏軍從沒攻破漢中,反倒是魏延死后,姜維放棄了魏延固守漢中的策略,想要誘敵深入,集中兵力殲滅魏軍,才丟了漢中這塊戰略要地。”
“山谷中的機關密洞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龐大工程。能在這里修建機關密洞的人,非魏延莫屬。”
安然反駁道:“諸葛武侯不是一直都不待見魏延嗎?”
“你讓我先想想……”我猶豫道,“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除了傳說之外,主要是兩個出處,一個是陳壽的《三國志》,一個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不用說,那里面一開始就把魏延定位在了頭生反骨的角色,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就想把他推出帳外斬首示眾,要不是劉備動了愛才之心,魏延的人頭早就被懸在旗桿上了。后期,諸葛亮確實一直都不待見魏延,死后還定計將魏延斬首。”
我說到這里停了下來:“不過,陳壽的《三國志》里對魏延卻多有贊揚。還特意提到了“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意思是,魏延沒有背叛蜀漢、投降曹魏的想法,但是他卻想殺楊儀。”
“后世,也有史學家認為諸葛亮真正托付了兵權的人是魏延,但是與魏延矛盾極深的楊儀怕魏延會加害自己,才誣陷魏延謀反,最后殺掉了魏延,夷其三族。元代的郝經甚至直言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