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子中間的主要建筑往北走不久,路兩旁的村民房屋就越來越多的出現與水有關的各種物件。
用湖蚌殼殼裝飾的房子外墻,一整副吃干凈的碩大魚骨用木釘鑲嵌在每家每戶的房子大門上。每個個頭都很大,看來這些東西都代表了屋子的主人曾經從湖里捕獲過最大的那一條魚。
這對漁民們來說是技巧與榮譽的象征,估計也暗中代表了各家男子的強壯與養活家人的能力炫耀。
走走看看,基爾覺得也差不多。
門口魚骨大的家庭,就連才建沒幾年的木頭房子也比其他人家更高上一層,這也大致代表了對方家里人口要多于周圍其他漁民家。
除了魚骨之外,簡陋的漁網也都掛在門外,估計是因為漁網上氣味不小,放家里不好聞吧。
冬季的鄉村街道上沒什么人,更由于普通民眾都沒有吃午飯的條件與習慣,所以木頭房屋中唯一的石質煙囪也基本上并未升起代表煙火氣的裊裊炊煙。
這讓基爾感到了冬季的蕭條。
不過再走幾步,烏米湖村的碼頭卻比較熱鬧。
一大早外出鑿冰撈魚的漁船此時已經回來了,雖然要提防隨時破冰而出的翻船魚,導致魚獲不多。但這些冬季難得的鮮魚已經讓碼頭上一些等候的人們感到高興。
只不過是從湖中心返回村子碼頭的這一會兒時間,新鮮的湖魚就已經被凍成了一條條剛剛凍上的魚棍了,這主要還是因為村子里的漁船沒有保溫的夾層,新從冰洞中撈出來的湖魚敞開晾在船上,用不了多久就會凍結起來。
不過還好,冬季時用修改過的漁船在冰面上滑行,反而會比暖和的時候在水中前行速度更快更省勁。
此時剛剛返回碼頭的漁船中,那些湖魚還未整條凍得梆硬。
等候在碼頭的幫工們動作飛快的跑下碼頭斜坡,一人抱著一條有大腿粗長的大魚就快步的往碼頭跑,各家人只做各家人自己的魚獲。而在碼頭上,兩個管理碼頭的村子管事就在一個升起火的燒水鍋旁清點著各家各船今天的收獲。
木頭支架和鐵做的秤砣組合起來的簡易大秤就放在燒水鍋旁邊,各家的年輕男人們就抱著家里長輩剛冒險捕來的大魚,湊在旁邊先稱重,然后自動從燒水鍋里舀出一瓢溫水。
村子的管事一人當著所有人的面給魚稱重,然后大聲將魚的重量宣讀出來,沒有異議后,再由另一人將數據用炭筆記錄在一塊塊干凈木板上。
寫滿一個就換一個。
而漁民就舀起溫水澆在自己家的魚上面。
溫水一澆,剛剛結凍的大魚就軟了下來,年輕人就在旁邊自家的干凈木板上用隨身的尖刀將魚開膛破肚。
有寄生蟲的魚鰓去掉放在一旁,魚的鱗片刷刷刷的快速刮掉,然后小心的將魚吃不了的魚背、魚腹、魚尾上的蹼切掉,也放在一旁地上。
至于魚的內臟則用處很多,一些能吃的內臟會留著當天拿回家做成湯吃,而這些大魚魚腸則可以加工后做成有很強韌性的腸線,搓制軟化后當做縫補衣物的線可以,賣給雜貨鋪讓對方絞成一種特殊的繩索售賣也可以。
而一旁地上的蹼會被碼頭的管事安排人收集起來,這些東西熬制后可以得到用作粘合物品的膠質,制作各種物品都用得上,所以按村子規矩都必須上交。至于一些魚鰓和一些吃不了的內臟,則會被都扔進一個桶里,之后會分發給村子里養貓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