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大半的年輕難民都親自領過糧食,因此知曉此次被自愿趕出來后,到底要跟誰,聽誰的指令。
不過,此刻雖然基爾在說話,但絕大多數年輕人的目光卻都放在了很有氣勢,慢慢走來的巴塔爾教士身上。
“所有人都注意,神明賜下足夠你們溫飽的糧食,可不是讓你們席地坐下聊天說笑的。都起身,按照原本所屬的各個村子聚攏在一起,我要認識你們,你們也要認識一下我和農神教會的巴塔爾教士。”
聽到讓他們起身,領到神賜糧食的年輕人大多都猶豫著站了起來,并且按照相熟村子自己人在一起的原理,逐漸聚集起來。
但自然還是有人不僅沒見過基爾他們放糧,而且因為在關卡內找到了能維生的行當,所以對被村子老人趕出關卡,有些怨氣。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人哪怕是領了神賜糧食,也不想聽基爾這個十多歲年輕人的話,仗著自己兄弟人多,便坐在地上,嬉笑著看基爾喊叫。
因為不斷有新的難民聽到消息走出關卡東門,來到城門口外的草地上聚集過來,因此基爾繞著年輕難民們聚集的地方,一邊大聲喊叫著,一邊等候著。
巴塔爾教士倒是很受歡迎,許多心存感激的年輕人自發的聚攏在他的身邊,有的就是想跟他說說話,表示感謝,而有些則大著膽子靠近教士,伸手在教士面前彎腰,將雙手前伸舉起。
做過駐村教士的巴塔爾教士當然知道這是在干什么。
他微笑著點點頭,用空著的右手輕撫自己的胸口,然后再輕觸年輕人彎腰前伸的手掌上。
這是一種只有象征意義的祝福,但只有教會信徒才會使用,非信徒是得不到教士的回應的。當然,巴塔爾教士此刻并不知道面前這些帶著善意的年輕人中,到底誰是信徒,誰不是。
他一視同仁,誰做出這種渴求祝福的姿態,他就大膽的回應。
當然會混進去一些原先不是信徒的年輕村民,但這對巴塔爾教士沒有意義,他們以前信不信他不在乎,反正在他看來,面前的這些人肯定是信了。
都會是他手下的教民了。
巴塔爾教士看到不遠處的基爾還在招呼新來的年輕人按照村子組隊,一時半會兒可能完不成,因此他這里直接忙活起來,舉辦一場小小的祈禱儀式。
將左手的琥珀金屬長杖使勁插在草地上立住,隨后教士再從腰間的皮袋中取出一個農神的木質雕像。
這是蒙托卡教區借給他的護身雕像。
作用很多,當然可以在教堂外的野外進行信徒們的祈禱儀式活動。
將這個發出瑩瑩微光的木制護身雕像小心的放在金屬長杖的頂端,巴塔爾教士隨后讓圍攏在周圍的農神信徒們跪地繞著雕像一圈,他自己則當面跪在雕像跟前。
圍攏在附近的年輕人有些很快就跟著照做,朝向農神木制雕塑跪地祈禱,而一些不是信徒的年輕人則動作慢了不少,不僅是舒服的坐在草地上,更是嘴里不知道應該怎么祈禱,因此只好在嘴里小聲的向著因為太小,而看不太清的農神雕像求取好處。
“希望農神大人能結束戰亂,全家人都能吃飽飯,擺脫如今的饑餓悲慘的情況。也希望農神大人能讓因為饑餓而死的妹妹不要在死后也吃不飽。如果可以,我會努力干活的,要我干什么都行,一定要吃飽啊。”
“求求農神大人您能依舊發善心,讓這位教士老爺能一直賜給我們糧食吃。我把之前所有的糧食都給父親母親了,希望他們和弟弟妹妹們能多吃一陣子,我這次出來,就不回去了,要么被人殺死,要么餓死在外面”
“求求您,求求您,我只想吃飽,我只想吃飽。村里爺爺說跟著出來能吃飽飯,我不求別的,就希望能吃飽東西,如果騎士老爺能賞我塊地就好了,再跟一同出來的妮姬成婚成家,我會努力種地的,養活她和我,還有未來我們一起生的孩子,如果有孩子的話。是不是要求的多了,農神老爺,您心情好的話,就實現我一兩個愿望好么嗯,嗯,先吃飽,這是第一個,當然,妮姬也得吃飽,她不能死了,我會將我的糧食分給她一些的,這是第二個,第三個,希望年輕的騎士老爺能賞我一塊地,我們村子里的地就算了,人都跑完了,不安全,最好能是這個騎士老爺自己的領地里的一塊地,這是第三個。第四個,呃,會不會愿望太多了那就三個好了,實在不行,前兩個也可以。”
巴塔爾教士默默的在一片嗡嗡聲中小心走動,一邊注意不碰到人的走動,一邊仔細留意將向神明祈禱與向神明提要求許愿這種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當做祈禱的非信徒所說的話。
他搖搖頭,如果隨便向偉大的神明許下愿望,真的以為愿望就會實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