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不下縣,這才有了封建社會帝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說法。
事實也確實如此,縣以下的各鄉、各村,基本都是由當地士紳把持。
這也為攤丁入畝及士紳一體納糧兩項政策能實施多久,埋下了隱患。
江南的動亂被鎮壓下去之后,大周各地的士紳肯定會老實幾年。
可幾年之后呢?
張凌陽去世之后呢?
這兩項政策還能否得到真正的執行,只怕會是一個大問題。
因為有前世鮮明的例子擺放在那里,張凌陽不得不擔心。
針對這個問題,張凌陽也早已做出了相應的安排。
在去年西疆戰事停歇之后,張凌陽便下旨讓參加西疆戰事的傷殘將士還鄉,并任命他們為各鄉、亭的鄉長、亭長。
只是當時針對的只是西北雍、涼兩省,至于其他省份,張凌陽并未做出相應的安排。
現在事情已經過去一年的時間,雖然西北雍、涼兩省的依舊貧瘠。
不過從刑部呈送來的公文來看,去年一年,雍、涼兩省的民事及刑事案件,有了明顯的下降。
要不然,在吏部的考評中,雍、涼兩省個州府縣的官吏也不會大都被評為中等以上了。
正是因此,在二月中旬,張凌陽才下旨給兵部尚書馮左良,讓兵部統計這些年來大周對外戰爭中的有功將士及傷殘人員。
這件工作無疑繁雜異常。
畢竟,近二十年來,大周對外戰爭發生了不少,特別是先皇永康帝五次征討瓦剌,前前后后所用的兵員不下百萬。
事情已經過去了這么長時間,且人員又是那么的多。
如今究竟有多少人活著,只怕還是個未知數。
畢竟在這個時代,人的平均壽命也只是三四十歲左右而已。
調出當年的卷宗,兵部的官吏一本一本的翻閱。
只是名單統計,兵部就耗費了三月月的時間。
此后,兵部還要向各地衛所下發文牒,讓各地衛所再度統計當地還健在的那些老卒。
這項工作,又要耗費至少半年的時間。
待各地老卒的名單上交上來,兵部再統計一番,只怕又要花上不好的時間。
也就是說,前前后后,兵部至少要耗費一年的時間在這件事情上面。
然而張凌陽卻不覺得繁瑣。
即便再耗費一年的時間做這件事情,張凌陽也覺得十分值得。
畢竟,張凌陽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可是關系到大周的千秋萬代。
相比兵部的忙碌,以刑部為首的三法司也好不到哪去。
此次參與江南叛亂的士紳,不是一家兩家,也不是三五十家,而是前前后后有數百家當地的士紳大族參與到了其中。
這些士紳大族,誰家還沒有個幾百口的人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