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郡沮縣沮水氐楊氏部落;
酒泉郡祿福縣祿福氐部落,
益州巴郡巴氐部落等。
略陽縣南清水氐楊氏部落早年與吾部同屬白馬氐,后來分家。
大漢稱散落在大漢的涼州和司隸三輔及并州上郡等地的羌部落為東羌,湟水、隴西、武都郡以西的稱西羌。西羌大都自稱為無弋爰劍后裔。
羌部落以畜牧為主,農耕為輔,住帳篷,民無漢姓,大人和貴胄用音譯做姓,有羌語,民不懂漢語,披發坐衽。服飾和發形一如吾這位大王朋友、吾部下右大將楊勒、總管家楊吉。
而吾白馬羌又被漢人稱為白馬氐,是因為吾部落不斷有羌、氐人入伙,風俗兩者都有,大半人住板屋,少半人游牧。為使吾民感覺公平,吾的服飾每天一換,一天氐服,一天羌服。
其實凡是擁有良田的羌部落已多多種糧了,如吾等的朋友燒當羌。所以看木屋、農耕都很難區分,簡單的辦法是,看服飾就知是羌人還是氐人了。”
眾人齊贊大王智高才大、學識淵博,也終于搞懂了西戎、羌、氐的關系和大概區別,其實沒人完全知道久遠的古代,也無從在意。
總管家楊吉道“吾部落婚俗有定親、迎親、婚宴,不搶婚,一夫一妻。如無生育可娶小妻。夫亡,妻守孝三年。不與外族聯姻。木屋頂上的雄雞乃吾部落圖騰。女娃帽子頂上插著一根白色雄雞毛表示未出嫁;兩根已婚;三根已育子女。”
貿易管家楊和道“吾部落種小麥、豆、桑、麻等,產馬、牛、羊、漆、蜜、麻布、布帛等。有眾八萬,其中卒一萬六千。在氐部落中屬較大的。如不是幾次大疫受損,人口能達十萬。”
韓遂道“韓家對耕牛有需求,先每年訂五百頭,用于更換無法耕地的老牛。”白馬羌王楊興大喜,宴后,貿易管家楊和和韓遂簽訂合約,明年開始,每年張海提前派人來通知楊和備牛,按約定時間送到臨洮縣碼頭,張海的大船會帶七百五十萬錢在那里等楊和送五百頭牛來。”
次日,燒當羌王東扈和白馬羌王楊興、楊威等閉門開會商討聯盟具體事項,討論到軍事時,邀請韓遂參加。
韓遂先問參狼羌的人數和戰力,楊興回道“早期,參狼羌依羌水,在武都郡羌道縣境內居住,因居地有參狼谷甘肅宕昌縣北荔川鄉而得名,漢人又稱之為武都羌。
早年,參狼羌多次反叛大漢被擊敗,大約六十八年前歸降大漢,被大漢從武都郡外遷到現在的區域,依白水桓水白龍江北岸而居,而吾部落在南岸。白水在武都郡羌道縣南與羌水匯合。
參狼羌歸降大漢時,人口約只有四萬五千人,其中兵卒九千人。幾十年來,參狼羌未經大疫和戰事,參狼羌人口已達二十萬,其中騎卒四萬,成為西羌中僅次于燒當羌、發羌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