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有十縣允吾、枝陽、金城、允街允音鉛,街音佳、榆中、浩亹i、令居、破羌、安夷、臨羌。
由于金城郡人口少,每兩縣配一名書佐,帶修行一人、干小史一人。負責羌胡戶籍的書佐二人,配修行二人,干小史二人。
允吾和破羌書佐邊宇榆中和金城書佐趙儒枝陽和允街書佐麴邴令居和浩亹書佐馬垣安夷和臨羌書佐張錄羌人部落書佐池甫胡人部落書佐毛柏。
戶曹掾和副官戶曹史各自有直屬修行一人、干小史一人。另一名干小史常年值夜班。
文移房里書架上整整齊齊堆滿了各縣的戶籍文書等,分門別類,絕大多數是竹簡。
金城郡戶曹掾的年薪與金城各縣縣長同為三百石,戶曹史二百石,書佐一百石,修行五十石,干小史二十五石。官府管中午飯菜。二十五石只夠一人的口糧五十石能剛好養活三口之家一百石能養活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五、六口而五、六口之家二百石就比較寬裕了。
官府按月發放年薪,各地官府所發的不同,視庫存物定。有的發錢幣、有的發糧食、有的發布帛幣。財收有余時,官府年底常多發一個月的薪。
戶籍文書內容分為鄉和里兩類,城內及周邊為里,偏遠村落為鄉。每戶記錄的內容有鄉或里名、戶主名、年齡、人口數、男女數、服兵役、服力役、疾病、免服役、宅、田畝、田租、牛、訾z、算等。戶籍文書每年八月復查更新一次。
訾算乃按“訾”和“算”記級,做為稅、賦、役的參考。十級及以上為富戶,這類戶是出吏的重點。小吏雖然有薪,但只夠自已湖口,而家里少了一個壯勞力,故出吏之戶要有一定的財富才能在減少一個壯勞力后仍能維持一戶的生計。
韓遂連續數日坐在戶曹府里,翻閱文書,聽取接口各縣的書佐匯報,與戶曹史郭旻商議戶曹公務。
金城原有漢民從十年前近一萬九千人減少到當前約一萬四千人。其中,整個金城郡的散農戶人口從十年前近一千人減少到只有約八百人,大都在山間擁有一些田產。
而金城十九家望族從外地引入的漢移民已高達三萬八千九百人。其中韓家近一萬七千九百人麴家五千多人邊家四千多人樊家、趙家、成家、成公家、田家、陽家、蔣家、閻家各一千多人郭家、江家、池家、馬家、淳于家、竇家、毛家、張家各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