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麴家漢民九千六百人,原有良田六萬畝,新地新增二十萬畝邊家漢民六千四百人,原有良田四萬畝,新地新增十三萬五千畝樊家、趙家、成家、成公家、田家、陽家、蔣家、閻家各有漢民一千六百人,原有良田一萬畝,新地新增四萬畝郭家、江家、池家、馬家、淳于家、竇家、毛家、張家各有漢民八百人,原有良田五千畝,新地新增二萬畝。
但是,十九家都把新增漢移民的戶籍都掛在新地了。這個新地是當年段颎將軍從當煎羌和勒姐羌手中奪來的土地,在臨羌縣西南,不屬于金城十縣的任何一縣,勉強算是臨羌縣,可是距離臨羌很遠。朝廷一直未在此地設縣。
各家雖報戶籍到郡里,但移民都想把戶籍落在郡府允吾,原居地鄉里鄉親的來走訪也好有面子,于是各家總官都不認可落戶臨羌縣,和官府爭執不下,一直未實際落戶,只落臨時戶口。
朝廷幾年前征調還是按在籍戶口,近年來,征調額年年加碼,按戶數攤派已很困難,后來朝廷干脆直接下達征調總額任務給各州,各州在按原有比例攤派到各郡,由各郡自行解決。
太守殷華為征調之事弄得十分憔悴,說服不了這些望族來攤派所有新增的份額,每年各家只接受略微的增長,官府和望族之間形成僵局。雖然金城尚未出現騷亂,但誰知哪天會出事,憋久了,要不就不出事,一出事就是出大事。
韓遂雖然知道殷華讓已出任戶曹掾的原由,但直到今日才知細節。
從目前看除韓家外,其它十八家的漢移民達一萬七千六百人,經兩次大疫后,各家人口仍比十幾年前增加約一倍。韓遂懂得,只有韓家帶頭選一縣落戶和接受攤派的征調,其它十八家才會跟隨。而且各家只能接受每年無休止的增加攤派,太守才能交差。估計整個涼州各郡都好不到那去。
之前,韓理主持韓家日常事務,和其它十八家的總管一齊抗爭,雖然攤派年年增加,但額度尚能接受,韓理通過提高價差等彌補了增加的攤派。如果韓家把新增的一萬七千九百人計入攤派,那可是遠超之前的一千七百人韓家老班底的攤派額。
戶曹史郭旻估算,當前在籍的一萬四千人,去年涼州官府下達給金城的征調攤派折成錢為九千五百萬錢,其中散農戶分攤五百萬錢,十九家望族分攤九千萬錢。
九千五百萬錢基本上是按大疫前金城總人口一萬九千人攤派的,人均五千錢。前年是八千五百五十萬錢。按一萬九千人,每年人均增加五百錢。
征調攤派歸類于算賦和戶賦,而田租、芻稿稅、徭役三類還要另外征收。徭役包括力役、雜役、軍役等。
以上還只是針對漢民的征調,對羌胡部落的征調更是困難。戶曹史郭旻答應韓遂先接手漢民的戶籍和征調,過些日子再討論羌胡部落的戶籍和征調。韓遂初步領略到攤派征調的難處和復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