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合,韓遂率先戰勝邴山。第二十回合,韓猛擊敗邴富。韓義敗給張珪,韓厚等少年也敗下陣來。
韓遂定睛一看,原來楊家百騎長除張珪長相文質彬彬的,其余都是身強力壯的農家大漢,自家護院少年的體力和臂力架不住農家大漢的猛砍。
邴虎、邴寧帶吳葉、畢旻、郭善、裴斌、陽烈、姚默、周壘、范德、柳謙出陣第五波。結果只韓遂勝,韓猛等十少年全敗。
楊奉提槍上場來最后一波,與韓遂大戰三十回合,體力不繼,二人休戰,比武結束。雙方對結果都還滿意,在預料之中。
韓遂覺得長刀不易學,比矛槍耗費鐵材,打造時間長,但是如學精透,就會出頂級高手。領教的長刀刀譜中有幾式對西涼矛槍威脅很大,特別是刀貼著槍桿滑向握槍的手是韓遂最怕的。
中午在莊苑吃飯,下午回到永安縣楊家宅府,晚上楊奉設宴款待眾人。
次日,楊奉帶著韓遂、韓暹、胡才、李樂和各家家丁出永安縣城,沿汾水東岸向北進發直達并州太原郡界休縣城。在界休縣城找客棧休息一晚,次日出西門,渡過汾水,這一日來到并州西河郡平周縣白波谷天師道道場。
道場主郭太穿著道服出面接待,身后跟著十六人,氣派非凡。郭太的正式身份是太平道西河郡渠醫,一般道徒是見不到道場主的。楊奉身份是天師道司隸和并州的最高官祭酒,這個級別的天師道首領來訪,郭太必會出面的,兩道之間是有規矩的。
韓遂望見郭太突然想起一個人,在讀太學時見過,來太學向諸生演講的“郭泰”,乃太學諸生敬仰的“顧”之一,也是平周縣臨近的太原郡界休縣人,人稱郭有道、郭林宗。這個郭太長像和郭泰太像了,要是郭泰還活著,年齡算上去也相仿,五十歲左右。
但郭泰第一次禁錮之禍后歸鄉辦私塾教書,弟子達數千人,建寧二年公元16年第二次禁錮之禍后在家中去世了,時年四十二歲。當時據說從弘農郡函谷關以西,河內郡湯陰以北二千里內有近萬人“負笈荷擔彌路,柴車葦裝塞涂”前來送葬。眾人一同為郭泰刻石立碑,由蔡邕撰寫碑文,寫完后,蔡邕還對涿郡人盧植說過,其作的碑銘眾多,都有慚愧感,唯有作郭有道的碑問心無愧。
韓遂不敢多說話,當時在太學廣場聽演講離演講人較遠,事隔近十年,自已無法肯定是否是同一人。如果彼郭泰就是此郭太,那可是天大的事了。試想當時瞞得了一萬送葬人乎不過躺沒躺棺木里誰又能知之韓遂胡思亂想一會,很快鎮靜下來,聽郭太介紹。
郭太說道“在西河郡內平周縣周邊的縣有,西面的西河郡中陽縣,北面的太原郡茲氏縣,東面的并州界休縣,南邊為司隸河東郡蒲子縣,向西走二百多里可達西河黃河在西河郡境內的一段。這個四縣一河所包的區域約有一千三百三十四萬畝山地,原都是無人居住的山林或山草地。
平周縣早在春秋時,晉國借道虞國滅虢國后,遷其民于此,建虢城。晉國名存實亡時,魏國在虢城南十里筑宗廟,建平周城,實為魏國的國都。趙國占領平周城,更名中陽城。秦拔趙國中陽、茲氏二城,設茲氏縣。前朝漢武帝從中陽縣分出平周縣。平周縣縣府治所離北面的中陽城較近,離這里較遠。此地靠近界休縣邊境,從這里向西可一直到達西河河東岸邊,穿過的全是無人山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