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郡烏丸單于丘力居,有眾五千余帳落;遼東郡烏丸大人蘇仆延,有眾一千余帳落;右北平和漁陽郡烏丸大人烏延,有眾百余帳落;上谷和雁門郡烏丸大人難樓,有眾九千余帳落。另外,玄菟郡東北有夫余部落;遼東郡東部有高句麗;樂浪郡南部有馬韓等。
叔相張濟辦差去見過護匈奴中郎張修,子泛郭汜辦差去見過度遼將軍郭騫,由二位分別介紹。稚然李傕和整修楊定補充。”
韓遂插話道“宗家乃南陽第一大族。吾在洛陽太學時認識宗家的宗承,在服役參戰朔方之戰時見過時任上郡屬國都尉的宗員。此人打仗還行,對付鮮卑沒問題。”
張濟道“張修乃冀州中山國盧奴縣人,張彪子。桓帝時,張彪任司隸校尉時領兵捕抓梁冀,后任南陽太守。
護匈奴中郎為總管內附的南匈奴部落和使用南匈奴兵力而設置,擁節,秩比二千石,監護南匈奴單于,參預南匈奴司法事務。有專署官府,下設有副中郎將、校尉、司馬、從事、掾史等。
護匈奴中郎官府所在地西河郡美稷縣也是南匈奴部落大本營。
去年田晏、夏育、臧旻出塞征鮮卑大敗,南匈奴大單于屠特若須卜隨時任護匈奴中郎將臧旻出塞戰敗受重傷逃回,張修接替臧旻出任護匈奴中郎將。
本年屠特若須卜,或譯為屠特若尸逐就,因傷過重去世,其子欒提呼征呼徵繼位大單于。
南匈奴早年擁有三十萬人口,其中有六萬騎兵,帳落分散在西河郡北部、五原郡、云中郡。
那年南匈奴和烏桓、鮮卑一齊叛亂被漢軍擊敗后,官府賣掉了許多投降的南匈奴人口。前幾年經二次大疫人口大損,加上這些年隨漢軍抵抗鮮卑消耗較大,現只剩二萬多騎兵,共約十萬人口。這次大敗,內附的南匈奴元氣大傷,估計要十年才能恢復到三萬騎兵,十五萬人口。
吾還見到大單于部下右賢王羌渠、羌渠長子于夫羅、次子呼廚泉等。”
韓遂點評道“吾那年服役參戰朔方之戰,張修時任朔方郡總帥校尉,那場戰役全勝估計給朝廷好印象,故張修能做到護匈奴中郎將。”
李傕接著回答韓遂問及的問題“吾和子泛郭汜、叔相張濟、整修楊定、董璜、樊稠、李蒙、王方人任隊長,各帶五十兵。文才胡軫和另外三名跟隨董使君多年的人任屯將,各帶二個隊長。公初董越和牛輔二人任軍候。各帶二個屯將。董璜乃董使君董卓兄子。牛輔乃董使君董卓之婿。這三百五十涼州籍漢軍卒和五十京兆漢軍卒是董使君董卓的機動軍。”韓遂輕輕點頭。
楊定補充道“樊稠乃汝家鄉金城人,李蒙乃武都人,王方乃京兆人,三人在與鮮卑廝殺的戰場上非常勇猛,升遷很快,汝應識樊稠,彼去北疆辦公務了。當年吾等十二人同去西域的伙伴中,段煨、魏粲二人隨扶風都尉皇甫嵩駐扎在右扶風郡,二人家族背景深厚,三年前已遷曲長,是吾等從軍九人中職位最高的。”
董越勸酒,眾人碰盅豪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