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朝廷尚有錢,洛陽和各州郡縣常搞些殿堂、苑林、墓穴等大型建筑,豪族也有大量樓臺亭院、墳冢要建,全大漢二十多萬工匠們活干不完。
這十幾年,朝廷真沒錢了,皇家和各郡縣官府的建設沒有新的開工,只剩下一些修修補補的活。豪族估摸把能占的土地都占完了,豪族的莊苑新建設和需求銳減。
遍布各州郡的大量冀州工匠們無活可干,陸續回到冀州家里,然而,回來更是找不到活干。聽說荊州南陽郡的工匠這些年也大都破產。
還有個重要的事導致工匠無業,朝廷稍有些在建的建筑、布染等也都派用左校和右校的勞改犯來干,這些犯人數量這十幾年大增,聽說有二十萬。這些免費的勞力只需吃些糧食,不用支付工錢,被朝廷派去各種重活,供皇族和官吏驅使。
前朝漢武帝時代,犯人都發配到邊疆屯田戍邊,這些犯人經二代人后就變成庶民。
而本朝把邊疆前漢朝和本朝開墾的國田都賣給望族或租給羌胡,已無田可供犯人耕種,加上朝廷財力空虛,無錢雇傭工匠,就把犯人用來替代工匠。
于是冀州工匠們更加找不到活干,工匠又不會種地,也不想歸附豪族,又拖家帶口的要活下去,只有投奔本道了。
上兩次大疫后,冀州仍有四百多萬人口,流民每年都在增加,隨著在建建筑收尾,還會有五萬多工匠流回,不出五年,加入本道的人口還能再翻一倍。
吾太平道因收留大量流民得到許多人士的贊賞和資助,廣宗縣縣府的官吏有一半都是吾道信徒。
大賢良師用道徒所捐之錢在廣宗買下和開荒良田已有一百萬畝,在巨鹿郡北部靠近常山國真定縣的下曲陽縣也購置了同樣多的田地,隨著道眾人口增加,田產還要添置。好在官府支持,撥給了許多荒地、丘嶺。
大賢良師和二位太醫兄弟張梁和張寶發動散農流民種田、養蠶、織布,養活自身,又讓破產工匠冶鐵、制鐵器、造車輛等出售換錢,又練武強身健體。拉礦石、糧食的自造車輛就有一萬五千輛了。本道在冀州其實相當于一個巨族的莊苑、人口、財產的規模了。
眼下的大疫傳聞冀州各地死亡慘重,而吾廣宗、下曲陽兩縣得益于本道的符水治病防病,中疫之人遠少于鄰縣,縣官府大為欣賞,連縣令都喝本道的符水。試想,如無吾大賢良師和太平道,這三十萬流民到處亂竄還不得給朝廷惹出多少事來。”
韓遂驚訝不已,之前只聽說大量散農破產,按店主這一說,工匠破產也十分嚴重,五年后,冀州的太平道道徒和家眷將達六十至八十萬人,相當于冀州一個大郡的人口了。而且每次天災和大疫,道徒比庶民更易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