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一天,雙方留輜重隊守營,執金吾袁滂守長安城,兩軍盡出,面對面列陣。聯軍九萬零八百三十騎對陣官軍九萬一千步騎。
官軍左軍董卓,三萬步騎鮑鴻,五千步騎
官軍中軍張溫和參軍陶謙,二萬一千步騎
官軍右軍周慎,三萬步騎李受,五千步騎。
聯軍右軍前右營,一萬七千四百五十騎側右營,七千二百三十騎后右營,一千八百騎
聯軍中軍前中營,一萬八千四百騎中軍大營,一萬四千二百二十騎后中營,三千九百騎
聯軍左軍前左營,一萬七千四百五十騎側左營,八千五百八十騎后左營,一千八百騎。
邊章下令全軍突擊,馬蹄聲如山崩地裂,聯軍九萬騎冒著箭雨如潮水般涌向官軍之陣。
官軍排在前面的步騎盡出,兩軍混戰在一起,喊叫廝殺聲一片,場面十分震撼。
一個時辰下來,邊章見官軍陣型未亂,己方僅略占上風,于是下令撤退。聯軍騎兵如倒卷風退卻而去。
戰場上人、馬尸橫遍野,血染草地。失主之馬哀鳴不已。
回到大營,清點人數,聯軍死三千,傷二千估計官軍約死四千,傷三千。聯軍死傷多為中箭,官軍吃虧在于步兵過多,騎兵較少。
雙方商約各自派人收拾戰場上的死傷兵卒。
聯軍和官軍兩方休整二十天后,十月份,又列陣大戰了二場。雙方實均力敵,誰都不敢再分兵四出,只能對陣死磕。
聯軍死六千,傷四千估計官軍約死六千,傷四千。雙方接近平手,官軍似乎已逐漸適應抵御數萬騎兵的沖陣戰法了。
十一月的一天上午,韓理派東起飛騎來報,韓理上年派出的人穿過益州去送信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從茅山回來,韓母上年躲進茅山避難,本年初在茅山中疫身亡了,一同逃到茅山躲避官府抓捕的韓胤、吳馮、韓嫻、韓奈、溫樺已在茅山為韓母辦喪、建墓、安葬。韓遂痛哭不已,無心征戰。
東起按韓理的指示留下照顧韓遂。
當夜,有流星如火,光長十余丈,照入邊章、韓遂九大營中,輜重驢、馬和戰馬盡鳴。
督護府連夜開會,各部傷亡頗多,韓遂因喪母精神恍惚,眾首領均以為流星不祥,欲撤回金城。韓遂也附和。于是決定分批撤兵,先通知各縣守軍明早先撤。
誰知,官軍在聯軍所占縣城中的諜細探得撤軍風聲,次日一早傳信到董卓大營,董卓來不及請示張溫,全軍提前用午餐,午時正常用餐時分,董卓帶著右扶風鮑鴻,點起二部數萬人馬就殺出官軍左大營,從聯軍前右營沖進聯軍九個大營。
聯軍正在用餐,悴不及防,不曾想到官軍竟敢破營而入,扔調餐具,提矛槍上馬倉促應戰。
營中狹窄,尚未展開,就被官軍殺亂。
官軍一陣猛殺,聯軍丟下四千具尸體和一千傷兵狼狽逃竄。張溫率中軍和右軍趕到,聯軍已逃走。
戰后聯軍細作探得官軍損失輕微,只死傷各約一百人左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