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帶完整建制的全軍逃回三輔后,被朝廷封為斄tái鄉侯臺鄉侯,食邑千戶。
“斄”為古縣名,位于右扶風武功縣境內渭水旁。
張溫以詔書召見董卓,董卓數日才來見張溫。孫堅見董卓輕上無禮,不把張溫放眼中,暗向張溫提議用軍法斬之。
張溫懼董卓有威名于河、隴之間,未采納孫堅的建議。孫堅與軍中同僚飲酒時透露了這兩件事。
又據傳都督放走的趙岐從襄武縣經冀縣到陳倉時,又遇到亂兵,躲在草叢中十二天不進食。歷經磨難才回到了長安。
這些軼事都是聯軍探部混入官軍的諜人探得的。
北方大漠方面,自光和四年鮮卑酋首檀石槐死,以及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檀石槐子和連攻北地戰死,和連子騫曼幼,和連兄子魁頭繼位。
本年騫曼長大,與魁頭爭王位,二人雙亡,部眾遂離散。魁頭弟步度根代立。
督護府見信報驚訝如張溫采納孫堅第一個建議,恐聯軍真的已解體失敗了。
百萬黑山軍的起事,雖然張燕歸降朝廷,但朝廷肯定不敢掉以輕心,必在河北保留重兵,這樣幽、并、冀三州官軍無法調來涼州,大大減少了聯軍的壓力。
聯軍所占之地均為四戰之地,處于和官軍地盤交錯之中。
聯軍和官軍兵力相當,官軍一至二年內恐無力再西征,官軍和涼州聯軍各守各自占據的地盤。
朝廷向涼州隴西郡反復征調材木、紋石必至民怨,邊章下令派探部數人潛入隴西郡,找到攻破隴西郡中部、南部的突破點,或說服部落起事。
督護府眾首領圍著沙盤,邊章道“隴西中部和南部與漢陽南部背靠背成犄角之勢,有渭水輸入糧食和物資,兩郡官軍和役卒加起來有一萬五千人。
右扶風郡的數萬官軍隨時可乘船沿渭水西進增援,聯軍強攻必死傷慘重。
聯軍只有先攻占渭水邊的右扶風郡陳倉城,切斷渭水水道,才能最后拿下漢陽郡南部及冀縣,進而攻取隴西郡中部和南部。
安定郡和北地郡兩郡南部的一萬官軍和役卒相連,依靠涇水水道運送補給和援軍,聯軍也無法強攻。
右扶風郡漆縣扼守涇水咽喉,如同渭水之陳倉。由此可知,漆縣縣城也是雙方拼死爭奪之地。僅靠邊通的二千多騎很難守住,需要更多的聯軍控制涇水北岸。
而聯軍北部軍太弱,必須說動北地郡盧水上游的北地盧水胡彭格起事,可得數千精騎。
而說動北地盧水胡必先說動金城郡湟中盧水胡率先起事,這樣北地盧水胡才會信服。”
韓遂表示愿意前往說服湟中盧水胡首領伊德和北地盧水胡首領彭格。
對于邊章的先取陳倉的策略,督護府眾首領人人均知陳倉城十分堅固,自古易守難攻,但眾人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解破對持的僵局,只能贊同。
王國稱當年隨官軍出征時見過陳倉城,而且自家部落中有上好的木器工匠,于是自告奮勇承擔制作攻城器具。
邊章叮囑王國“陳倉城守備絕非一般,積累有數百年戰事的守城經驗和各種守城設施。一千官軍守城可抵數萬人攻城。
攻城器具要制大型的,如拋石車、沖車、箭臺、云梯車等,可向聯軍占領區內的望族訂購挖地道的鐵器工具等。沒有三年很難制齊。”
見邊章流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王國略顯不悅地說“吾王家保證一年制成。吾先用自家錢,等制成后聯軍目驗后再付錢。”
督護府眾首領齊贊王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