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韓遂到糧庫視察,帶去一萬錢私下贈給王仲。
十月,聯軍探部陸續傳來一些新的信報
帝使鉤盾令宋典繕修南宮玉堂,又使掖庭令畢嵐鑄四銅人,又鑄四鐘,可容二千斛糧食,懸掛于玉堂及云臺殿前。
又鑄天祿、蝦蟆吐水于平門外橋東,轉水入宮。
又作翻車、渴烏,施于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為可省百姓灑道之費。
又鑄四出文錢,錢上有四道和邊輪相連的花紋。民間私下傳言此錢是四方流散之兆。
五月三十日發生日食,天昏暗,黃河決堤,東海海水溢上岸,沿岸州郡久霧連陰。
六月,荊州刺史王敏和南陽太守羊續征討占據荊州南陽郡宛城的江夏郡漢兵趙慈獲勝,斬首趙慈,收復六縣。
朝廷罷免車騎將軍趙忠,彼只在車騎將軍任上三個多月。宦官趙忠繼續任中常侍和大長秋。趙忠乃冀州安平國人。
張角起事那年,宦官中常侍封谞、徐奉因王允與黃巾勾結,事敗露被殺。
豫州刺史太原王允破黃巾,得宦官中常侍頭目張讓賓客與黃巾的書信,帝怒責張讓、趙忠等宦官,爾等常說士人圖謀不軌,或禁錮,或殺掉,現在士人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爾等反與張角私通,該殺否
趙忠等都叩頭說這是前中常侍王甫、侯覽干的。帝竟不追究。
帝常說張常侍是吾公,趙常侍是吾母。
宦官仿照宮室營造私人住宅。帝常登永安侯臺,宦官怕彼看見自己的住宅,就使中大人尚但勸帝說天子不應當登高,登高,百姓就要虛散。帝從此不再登亭臺樓閣。
韓遂知道宦官的事頗多,向督護府眾人解釋封谞、徐奉屬南派宦官。
南派早年有王甫、袁赦、淳于登、封易、封谞、徐奉。二人一除,南派老一代宦官全部覆滅了。
帝新扶持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十二個大宦官中常侍成為宦官中堅。
眾首領這才明白,朝廷中宦官也有派系。
北宮伯玉問“吾聯軍反宦官的目標要明確指向這十二個主要的大宦官了”
韓遂道“正是。”
邊章道“南陽趙慈這股起事勢力覆滅了,要加快推動鮮卑年底進攻幽、并二州。派出的使者尚未回來,也不知如何了。”
北宮伯玉表示支持,韓遂沉默不語。
寶統從狄道傳來書信,子寶賓娶鮮卑女紇豆陵氏生子起鮮卑名寶速侯,又叫紇豆陵速侯,或同音稱紇突鄰速侯。
韓遂笑而不語,看來竇統是一心做鮮卑沒鹿回部部落首領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