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深受觸動,拉著楊曾的手道“楊大人其實和吾一樣,楊大人委曲求全為大漢守住西域,吾忍氣吞聲為大漢守住涼州。只要吾等活著一日,所守土地不失一寸,也就對得起大漢數千萬庶民了,那個宦官充斥的朝廷不認可又有何妨也許百年,甚至數千年之后,吾等才會被士人重新悟曉。”
次日,王國從狄道趕回,三人在督護府議事廳商討了一天,考慮到聯軍錢糧不足,最后確定由韓家獨立出錢糧養活西域官軍,直到西域官軍屯田自給有余。
楊曾報來西域官軍在編人數計有
戊己校尉城高昌壁城一千六百官軍
宜禾都尉城伊吾城八百官軍
戊部侯城金滿城八百官軍
柳中城一千六百官軍
渠犁城尉犁、尉黎八百官軍
樓蘭城八百官軍。
合計六千四百名官軍,一名西域長史、一名戊己校尉,四名都尉,八名別部司馬,十六名曲長,八十名屯將,一百零八名官吏。
另外,敦煌郡無太守,敦煌郡駐軍四千集中到敦煌縣效谷縣曹全家族搬去左馮翊郡郃陽縣后留下的效谷縣曹家莊苑屯田。
敦煌郡各縣的防御全部移交給各縣的望族部曲。
敦煌官軍將領們委托西域長史楊曾代管本部官軍。敦煌郡計有一名都尉、五名別部司馬、十名曲長、五十名屯將,八十名官吏。
由于西域和中原的貿易中斷,敦煌郡管轄關稅的通關署、驗關署、關稅署、計量署全部關門,雇傭的當地小吏全部回家。
由于大漢一直不向蕃國征稅賦,自中平元年聯軍起事后,朝廷發的俸祿勉強撐到去年就中斷了,駐守官軍的屯糧本年就會耗盡,如無錢向西域諸蕃國購糧就要斷炊了。
一旦官軍解散,西域諸蕃國必陷入內亂,漠北鮮卑和西域更遠的諸國就會入侵。西域一旦失守,涼州則不保,大漢就會面臨外侵。
敦煌駐軍也已斷供,靠望族救濟僅支撐到本年底。
韓遂很清楚這些,故必出手相救。
韓遂制定年薪
西域長史一千萬錢
戊己校尉一千萬錢
都尉到屯將,人均十萬錢,共計一百七十四人,總計一千七百四十萬錢
官吏,人均四萬錢,共計一百八十八人,總計七百五十二萬錢
隊長及以下級的漢軍和兵卒共計一萬零四百人,人均一萬錢,總計一億零四百萬錢。
雜支三千一百零八萬錢。
以上合計一億八千萬錢,折合一萬二千斤西域金幣,全部由韓家每年底發放,由西域長史楊曾或戊己校尉任涉親自帶兵到于闐國韓家塢堡押運回西域。
韓遂寫信給于闐國韓家總管韓普、副總管姚虎、尉遲伯那、滇漂沙,每年運往西鎮的上繳西域金幣留下一萬二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