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命釋放高燕軍傷兵,掩埋戰死者,帶上繳獲的五百二十五匹戰馬和一千匹運輜重馬,馱上自家傷兵和繳獲的錢糧和兵器,押著五百多名俘虜,快速撤圍撤兵。
回到汶江道,韓遂面見當地的黑虎羌首領滇旬,贈送了一批繳獲的物資。
又派探部韓支拿著韓遂的信從汶江道出發,向東,去廣漢郡綿竹縣縣城找益州牧劉焉。
韓遂在信中答應支持劉焉趕走蜀郡太守高聯,奪得蜀郡。條件是劉焉開放蜀錦和蜀絲綢的自由貿易,以及西羌途經益州與中原的通道。
到達蠶陵縣,韓遂面見蠶陵羌首領滇元,將繳獲的一千匹運輜重的馬匹和錢糧及兵器都留給蠶陵羌做為收留傷兵的報酬,托付蠶陵羌給傷兵療傷。
共計三百二十名傷兵的兵器和戰馬也都留下了,養好傷后再設法返回。
歷經跋涉,韓家軍放棄了所占領的蜀郡各縣,返回漢陽郡冀城。
韓遂將五百三十俘虜以五萬錢一個,五百繳獲的戰馬以二萬八千錢一匹,全部賣給漢陽郡望族做奴隸和部曲馬匹。
拿到的錢向白馬羌和燒當羌買了四百三十名羌兵補滿韓葉軍和韓盆軍。
所余的錢,每人五萬撫恤錢補給死去的鐵騎兵家眷和羌騎兵家眷,每人一萬錢補給傷兵的家眷。
又從臨羌縣韓家預備部二千名新部曲中選二百二十人分配到韓家各都尉部中,再從韓家各都尉部中選拔武藝好、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二百二十人補充到尉遲延嘉鐵騎部中。
韓遂把征蜀的過程寫信給在允吾家中養病的軍師成公英
第一點敵死、傷、俘共二千八百六十人,己方死傷六百五十人,戰損約一對四,自損偏高,多有自責
第二點鐵騎戰法得當,可瞬間殲滅二倍步騎
第三點此戰是在敵無戒備下才得以深入到蜀郡腹地邊緣,如敵增加防守,必難攻破
第四點決戰屬險勝,如尉遲延嘉軍不能及時趕到,左翼之戰一旦敗了,全軍危矣
第五點蜀道不易行軍,軍糧和傷兵運輸十分艱難,繳獲的物資也難運回
第六點蠶陵縣的蠶陵羌和汶江道的黑虎羌是下次征蜀可聯合的部落。
不久,成公英回信,此戰戰法基本無誤,只是出征的兵力不足可在敵來犯之路上事先埋伏一軍敵必加高沿路各縣縣城城墻,下次征蜀需帶簡易攻城器具或工具。韓遂認可。
這天,統管西域諸蕃國的西域長史楊曾接到韓遂的邀請信后,帶著十名隨從,經敦煌郡、酒泉郡、張掖郡、武威郡,來到冀城面見韓遂。
西域戊己校尉任涉留守西域。
韓遂宴請楊曾及隨從后,請楊曾到冀城城外草地觀看尉遲延嘉指揮本部鐵騎練兵。
楊曾驚嘆韓家軍精銳裝備如此精良,進退有序,絕非數年可訓練出來的。韓遂笑道“這些少年從娃娃起就騎馬練矛,有十年的功底了。”
楊曾開玩笑道“韓大人十年前就生問鼎之志乎”
韓遂雙手一攤,擺出一副很無助的樣子,嘆息道“生在羌胡人口比漢人口多出十倍的涼州,哪家不時時提防有變,暗中儲藏兵器,訓練部曲汝楊家只是尚未推到風口浪尖上,一旦勢道有迫,恐楊家可一夜出動一萬精兵。”
楊曾忙回道“楊家一半家產都在聯軍地盤上,生死一線系于韓大人手中也。此來冀城,就再也回不到過去了,朝廷必不再視吾為良臣,索性依附聯軍,先養活為大漢鎮守西域的官軍。
西域不丟,吾手下的官軍都能有飯吃,就算朝廷棄吾,吾問心無愧也。”說著說著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