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率軍與曹操相遇于司隸河南尹滎陽縣汴水,雙方激戰一日,兗州盟軍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
此役汴水之戰,徐榮大破兗州軍。鮑信背部受箭傷,裨將軍鮑韜和衛茲陣亡。曹操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曹洪讓馬,二人趁夜逃離戰場。
徐榮見曹操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乃引兵還。
曹操逃回酸棗,見諸路軍兵十余萬,日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曹操責之。
曹操又出謀袁紹軍與河內王匡軍據孟津,為第一路軍
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關、太谷關大谷關,為第二路軍
袁術率南陽之軍鎮守南陽郡丹水縣和析縣,兵入武關,以震三輔,為第三路軍。
三路大軍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
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
張邈等不能用曹操之計。
關東諸軍名為討董卓,實際各自心懷鬼胎。諸軍之間時有摩擦、火并。
六是與兗州山陽郡高平縣人劉表有關。
荊州刺史王叡上年為孫堅所殺,董卓上表蜀郡江源縣人常洽接任荊州刺史。
京兆尹蓋勛進京,董卓調常洽去長安接任京兆尹,又上書派劉表繼任荊州刺史。
有傳言董卓支走禁軍中掌監北軍五營的北軍中候劉表,借機奪取了北軍五營的軍權。
董卓提拔司空掾屬孔融繼任北軍中侯。孔融在職三日,遷虎賁中郎將,因忤董卓旨,轉議郎。
時黃巾復寇數州,而青州北海國最為嚴重,董卓乃諷三府同舉孔融為北海國相。
另據信報,劉表單騎潛入荊州南郡宜城,得到了荊州的南郡中盧縣蒯家、南郡襄陽縣蔡家、江夏郡安陸縣黃家等望族士家的支持。
七是上年董卓為收編和控制西園軍,將西園助軍左校尉趙融調任右扶風太守,免去沛國人朱翻的右扶風太守職位。
同時,左馮翊太守衡昺免職,登道接任左馮翊太守。
至此,西園軍八校尉的上軍校尉蹇碩已亡,中軍校尉袁紹和典軍校尉曹操已成反董盟軍首領,右校尉淳于瓊和助軍右校尉馮芳已逃往冀州投靠袁紹。
下軍校尉鮑鴻上年貪污了上千萬軍餉,下獄處死。
左校尉夏牟在何進被殺后,與何進其他舊部分軍糧時,因分糧不均被殺。
張津、潘隱等西園軍將領和西園軍八校尉部兵卒被分散到董卓新編軍各中郎將部中。
韓遂讓探部將董卓當前已控制的軍隊人數統計薄呈上來,看完大驚失色。
洛陽古城完了。
京兆尹蓋勛的一萬步騎、皇甫嵩的扶風三萬步騎、右扶風駐軍五千步騎、左馮翊駐軍五千步騎、護羌校尉楊瓚的五千步騎、陳倉守軍校尉高碩的二千步兵、武都郡的五千駐軍、涼州刺史張則的五千步騎、北地郡的五千駐軍盡歸董卓,加上從司隸庶民中強行征招擴軍的四千人,董卓軍人數猛增到二十萬人。
未曾想到皇甫嵩這么容易就被董卓并吞了。董卓退守三輔,聯軍與董卓軍成為鄰居。
聯軍要繼續扶持益州劉焉和白波軍,加上盟軍,將董卓軍四面圍在三輔一帶。
同時,董卓軍又成為聯軍與盟軍的隔墻,董卓軍如亡,盟軍必然容不下聯軍。
韓遂命聯軍探部加強收集孫堅、袁術、劉表的動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