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縣駐軍干將都尉部的二千軍卒和都尉韓撫臨時劃歸殷谷節制,轉為鑄幣勞力,兼四處收集銅器,購買銅礦石料。
韓遂命把要投入市場的第二批二百萬石粟米全部運到榆中縣,改為用于兌換民間銅器和銅礦石料。
五月,平準官韓悉向涼州市場投放出趕制出的第一批仿五銖錢二百萬枚,價值一千萬錢。民間稱之為榆中幣。榆中幣質地好,銅材用料足,庶民盛贊韓遂不欺民。
雖然仿幣投放數量有限,但對安撫涼州民心起到一定作用。
侯樂、萬津、李頓、胡炬等報,涼州無銅礦,涼州附近的司隸京兆尹藍田縣,益州蜀郡、益州越巂郡、益州益州郡、并州上黨郡有銅礦。但銅礦石含銅少,長途輸運費超過礦石所含銅的價值,故不能從益州、并州進貨。
唯一可行的是從藍田縣銅礦買石料,而藍田是董卓的地盤。
韓遂嘆氣,只能繼續收集民間銅器了,用粟米兌換得來的銅器再回爐熔化鑄幣總體是虧本的。
六月,傳來聯軍探部信報。
五月,董卓接著派大鴻臚豫州潁川郡舞陽縣人韓融、少府荊州南陽郡新野縣人陰修陰循、執金吾兗州泰山郡人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來曉諭勸解袁紹等各路軍隊。
胡母班乃當年太學諸生敬仰的八廚之一。廚者,言能以財救人者也。
袁紹指派王匡殺掉了胡母班、王瑰、吳循等人,袁術也捕殺了陰修,只韓融因德高望重免于一死。
光祿大夫臨晉侯楊彪本年剛轉任大鴻臚,韓融出發前接任大鴻臚,陰修死后,楊彪又轉少府,接替陰修。
五月,司空荀爽于長安病逝,享年六十三歲。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公羊問及辯讖等百余篇。
董卓掌朝政,國家制規朝令夕改,頒布的法律刑罰混亂無體統對庶民施嚴刑酷法,而對親信和自家家族,則違法不究,一切由董卓裁定。
秦始皇統一天下,收天下兵器,聚之于咸陽,銷毀回爐重鑄為鐘鐻j,掛鐘的銅柱和十二個金人,重各千石,置咸陽廷宮中。金人實乃銅人也。
據傳,有人見到十二個巨人穿著夷狄的衣服現身于涼州隴西郡臨洮縣,身長五丈,十二銅人就是照著十二巨人所鑄。
秦始皇帝信此乃四方夷人臣服于彼,故按同尺寸鑄十二個銅人。
三輔物價飛漲,錢幣緊缺,董卓下令椎破銷毀十個銅人、鐘鐻,以及悉取洛陽飛廉、銅馬、銅器、以及所有國庫的五銖錢,重新鑄成小錢。銅人尚余兩個完好。
粗制濫造的小錢不僅重量比五銖錢輕,而且沒有紋章,錢的邊緣也沒有輪廓,不耐磨損。小錢的流通直接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迅速貶值,物價猛漲。
糧價前幾月每月翻一倍。到了五月,每七天翻一倍。一石糧價已達三萬二千錢。
長安民間盛傳“昔大人見臨洮而銅人鑄,臨洮生卓而銅人毀”,意為秦始皇見臨洮巨人而鑄造銅人,最終銅人四百一十年后毀于董卓這個臨洮人手上。
韓遂稱之為一場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輪回。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