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的司隸右扶風郡郿縣關西大儒法真之子法衍任司徒掾,本年又調任廷尉左監,為廷尉文府君的屬吏。
廷尉屬官有廷尉正和廷尉左監。本朝減去廷尉右監。
吾和馮碩常去找法衍聚會,結識了廷尉正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人鐘繇。
張濟等從兄認識的董相國的將領不在長安,尚未有聯系。
韓斌又透露,南陽太守張咨被孫堅殺后,王司徒曾推薦執金吾士孫瑞擔任南陽太守,領兵馬出道武關征討袁術,又保舉護羌校尉楊瓚代理左將軍。
王司徒此舉似乎引起了董相國的懷疑,將士孫瑞留在長安。王司徒便順從董相國的意思,擢升士孫瑞為尚書仆射,升楊瓚為尚書。
士孫瑞和楊瓚手中的兵權被收走,變為高職位文官。
恰劉表上表袁術為南陽太守,董卓為給劉表面子,也為最后拉攏和穩住袁術,把南陽太守給了袁術。
士孫瑞之前隨京兆尹蓋勛進京,從鷹鷂都尉直接升遷執金吾,接替被呂布所殺的執金吾丁原。而士孫瑞的上司蓋勛進京只任議郎。
蓋勛的其它四個部下,破敵都尉魏杰,威虜都尉杜楷,鳥擊都尉楊儒,清寇都尉第五儁,全部去軍職入朝為文官。
越騎校尉王瑰被河內太守王匡殺后,恰司隸校尉宣璠遷光祿勛,董卓問司徒王允誰可勝任司隸校尉。
王允曰“只有蓋勛了”
董卓回道“此人聰明有余,但不可以擔任這個重任。”
于是任命蓋勛為越騎校尉,接替王瑰。
董卓最后任命荊州長沙郡人劉囂為司隸校尉。劉囂是老官吏,早在建寧年間出任過太仆和司空。
董卓命司隸校尉劉囂登記“為子不孝,為臣不忠,為吏不清,為弟不順”的臣民。
凡錄冊者,均應處死,家產沒收。于是,三輔庶民怨聲載道、冤獄不絕。
此外,年初,董卓朝議大發兵以討山東盟軍。尚書鄭泰好言勸阻之,董卓聽從,于是讓鄭泰為將軍,統率諸軍對抗盟軍。
及后有人向董卓說鄭泰智略過人,其實暗中與敵人合謀,給彼兵馬就是讓彼交給其同黨。董卓于是收回鄭泰兵權,改拜議郎。
其后,董卓遷都城遷至長安。時天下大亂,又有饑荒,士大夫很多都不能生活,而因鄭泰家有錢,每日都舉行聚會,借此救濟了很多人。
據說鄭泰與黃門侍郎荀攸、何颙等合謀暗殺董卓,但秘密泄漏,荀攸、何颙被捕入獄,何颙憂憤而死。
鄭泰與弟鄭渾、幼子鄭袤從武關逃離長安,投奔南陽太守后將軍袁術。
恰揚州刺史劉遵病亡,袁術舉鄭泰為揚州刺史,鄭泰病死于上任路上。董卓任命前徐州刺史陳溫出任揚州刺史。
韓遂十分佩服董卓以授高職文官來換取非嫡系武將進京交出兵權的策略。
另從派越騎校尉王瑰出使之事猜測,北軍五校已無實際兵權,成了榮譽官位。
名士鄭泰、何颙之流被董卓從身邊清除,董卓似無憂了。
武關守將能放走鄭泰,不怕董卓追責亦或棄官同投袁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