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軍從河內郡東北部的朝歌縣遷往鄴城后,冀州牧壺壽、兗州陳留郡人校尉韓卓、校尉荊州南陽郡宛縣人潘隱、校尉荊州南陽郡宛縣人范曾從長安帶來一萬二千步騎占據朝歌縣。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黑山軍大首領張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陽,上書朝廷請求歸降。
靈帝于是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彼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向朝廷推舉孝廉,并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匯報。
在司隸河內郡林慮縣西起事的黑山軍將領楊鳳也受朝廷招安,被靈帝遣使拜為黑山校尉,領上黨、魏郡、河內三郡交界處的諸黑山軍首領。
之后的亂世之下,朝廷無暇顧及楊鳳。
楊鳳聯合河內郡蕩陰縣的“司隸”、河內郡朝歌縣西鹿腸山蒼巖谷的于毒、白繞、眭固、五鹿部、上黨郡沾縣左髭、丈八、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于氐根羝根等黑山軍將領,在三郡交界形成了一方勢力。
名義上歸平難中郎將張燕節制,實際各自獨立。
魏郡內黃縣小吏陶升,跟隨張燕起事,占據內黃縣,自封平漢將軍。前年,被從并州五原郡曼柏縣度遼營內遷到冀州魏郡內黃縣的度遼將軍耿祉擊敗,丟掉內黃縣,跑到朝歌縣西鹿腸山蒼巖谷,與于毒等匯合。
董卓任命的冀州牧壺壽到達朝歌縣,附近黑山軍首領均表歸順。
陶升提議先攻冀州魏郡,楊鳳認為應先占兗州東郡以解后顧之憂。
壺壽采納了楊鳳的建議,任命楊鳳督運糧草,又命陶升籌備進擊魏郡鄴城。
黑山軍于毒、白繞、眭固、五鹿等十余萬眾攻入兗州東郡濮陽,兗州刺史劉岱任命的東郡太守王肱不能御,逃回劉岱治所山陽郡昌邑縣。
代理奮武將軍曹操引兵從兗州陳留郡酸棗縣入兗州東郡,急行過燕縣、白馬縣,擊破黑山軍白繞于濮陽縣,占據該縣。
黑山軍于毒等只好轉去魏郡。
袁紹以此為由上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所設在東武陽縣。曹操屯主力于東郡頓丘縣。
徐州瑯邪王劉容派弟劉邈前往長安,朝廷封劉邈陽都侯,出任九江太守,接替離職的邊讓。劉邈還向朝廷稱贊東郡太守曹操忠誠于帝。
陽都縣在徐州瑯邪國境內。
兗州刺史劉岱對袁紹、公孫瓚兩頭通和,袁紹妻劉夫人與子袁尚為人質一直居劉岱兗州刺史治所山陽郡昌邑縣,公孫瓚亦遣從事范方率一支騎兵長期助劉岱。
據說劉岱想以曹操御黑山軍,也不想得罪袁紹,只好忍受袁紹的同伙曹操占東郡不歸還。
曹操離開盟軍大本營兗州陳留郡酸棗縣,隨之,各路反董卓之軍駐酸棗余部皆返回各自郡國,盟軍解散矣。
在韓遂看來,高干幫袁紹,高干父高聯在益州蜀郡任太守,看來高家更信袁紹,而不信袁術。如此推斷,高聯不會與袁術聯盟。
董卓果然兌現了涼州暫不設刺史的承諾。年初以此為交換條件,韓遂禮送董卓及其親信將領在涼州的家眷、族人、部曲等去長安。
當年同服兵役的楊鳳還活著,探部通過夏陽韓家與白波軍楊奉等及黑山軍楊鳳有聯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