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在安邑城外展開激戰,白波軍大帥郭太受重傷去世,白波軍受重創,撤圍向北退去。
趙謙追擊到白波軍次帥楊奉占據的河東郡蒲子縣、楊縣、永安縣,趙謙派與楊奉同為弘農華陰楊家的前河南尹楊懿去蒲子縣楊家莊苑,說服楊奉歸降了。
楊奉攜部將徐晃及部分士卒隨趙謙回長安。李傕表楊奉為城門校尉,接替崔烈表楊奉長子楊敷為諫議大夫。楊敷子楊觽為御史中丞,楊觽次子楊纂為中大夫。
早在董卓進洛陽時,抓住潛入京城的楊觽,董卓未殺之,表任為謁者仆射,次年隨帝遷都長安。故楊奉歸降朝廷是遲早的事。
白波軍余部在韓暹、李樂、胡才等帶領下撤向并州太原郡。
趙謙派人將西河太守崔鈞棄官出走后留守的西河郡離石縣縣長王邑和數千守軍及漢庶民接到河東郡。
等于朝廷完全放棄了西河郡。白波軍余部占領離石縣。
西河郡北部和中部由南匈奴占據,南部由白波軍占據。
并州當下只靈帝任命的雁門太守太原郡人郭缊和董卓表任的上郡太守扈育在任堅守。
太原郡大部分被白波軍占據,少部分為黑山軍張燕占據。
上黨郡除郡治所長子縣縣城仍由官軍堅守外,幾乎全被黑山軍占據。朔方郡、云中郡、五原郡、定襄郡皆無太守,鮮卑部落占據。
趙謙因功受封郫侯。郫侯為郫縣縣侯。郫縣在益州蜀郡,蜀郡在蜀郡太守高聯手中,趙謙實際上拿不到食祿。
李傕任命王邑出任河東太守,接替王宏,鎮守安邑縣縣城。
王邑乃北地郡涇陽縣人,與李傕同郡。李傕是北地郡泥陽縣人。
白波軍重新占據聞喜縣以北的河東郡各縣。
最初,王允以討董卓有功,欲封尚書仆射士孫瑞以侯爵,士孫瑞拒之,故得免于難。
李傕表士孫瑞出任大司農,接替死于亂兵的張馴。
又以宮中侍衛官沮俊任射聲校尉,接替死于亂兵的荀棐。
李傕等以賈詡為左馮翊太守,欲加侯爵。賈詡曰“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固辭不受。
李傕又以賈詡為尚書仆射,賈詡曰“尚書仆射,官之師長,天下所望,詡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最后任命為尚書。
少帝弘農王劉辯的唐姬自從少帝被李儒毒殺后回到家鄉潁川居住,李傕擄掠潁川郡時,擄獲唐姬。隨軍帶回長安。
李傕妻胡妍留在郿縣,死于亂軍。
李傕欲娶唐姬為妻,唐姬堅決不答應,也始終沒說出彼是少帝妻,尚書賈詡知道了此事,告訴了圣上,帝十分傷感,下詔接唐姬,讓彼住在少帝的園中,派侍中持節封唐姬為弘農王妃,唐姬誓言終生不嫁。
李傕于是娶侍中楊琦女楊霏為妻。楊琦乃弘農華陰楊氏楊統之子。
長安破城日,趁楊定部眾一齊涌入長安,武關無兵把守,呂布自武關逃奔南陽,投靠袁術。袁術待之甚厚。
據聞,呂布自恃有功于袁氏,恣兵抄掠。袁術患之,呂布不自安,去從河內太守張楊。
李傕等懸賞抓呂布急,呂布又逃歸袁紹。
六月十九日公元192年7月16日,以前將軍郫侯趙謙為司徒,接替王允的官職。李傕表趙謙為郫侯,意在讓趙謙謀取益州。
益州犍為太守任岐及之前平益州馬相之亂有功的校尉賈龍在趙謙派去的人游說下起兵反對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