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陵縣縣城乃九江郡治所,九江太守劉邈去世,袁紹任命揚州會稽郡人周昂接替九江太守。
周昂閉城不納袁術的先鋒將孫賁。
孫賁攻城池,周昂領兵出戰。周昂弟周喁乃袁紹表任的豫州刺史,從九江郡歷陽縣帶兵來救周喁,二人皆敗于孫賁。
周昂戰死,周喁逃回老家揚州會稽郡。
袁術入城,終于得一立腳之地。
寫信好言示下陳瑀,陳瑀不知權術,又頗膽怯,未立即進攻袁術。
袁術去淮水北沛國向袁忠借兵,重新進軍壽春城下。
陳瑀懼怕,使其弟陳琮請和。袁術將陳琮綁起來,執之而進抵壽春城下,陳瑀只好讓出壽春,和被釋放的弟弟走歸老家下邳。
袁術進城,搶得避難此地的國色天香的馮芳之女,納之為妾。
馮芳乃當年的西園軍助軍右校尉,上年奉袁紹之命帶兵助袁遺攻克壽春城,趕走揚州刺史陳溫。馮芳受重傷去世。
袁術遣將四出,迅速控制了揚州淮南廣大區域,兵勢得以恢復。
袁術自封為揚州牧,兼稱徐州伯,封部將張勛、橋蕤為大將軍。不僅牧揚州,還要位居徐州刺史陶謙之上。
袁術得壽春后,拒還袁忠的兵馬,做為袁術的族人,袁忠不敢多言,棄官出走。
沛國雖屬豫州,但自天下大亂后,袁忠一直與徐州刺史陶謙交好,以防郭貢吞并。
徐州刺史陶謙本是袁術的盟友。陶謙見袁術奪袁忠兵權,不僅有占沛國之意,更疑有奪取徐州之心,于是趁袁術忙于攻占九江郡各縣時出動重兵,占領沛國相縣。
袁術探得徐州兵中有丹陽精兵,不敢妄動,只得讓出沛國大部分領地,收兵占有沛國南部靠近淮水的虹縣、向縣等地。
陶謙立刻表任陳球弟之子陳珪為沛國國相,占據沛國中部和北部。
袁術早在南陽時就派揚州吳郡錢唐縣人騎都尉吳景為丹陽太守,帶兵討伐趕跑了袁紹表任的丹陽太守周昕。吳景乃孫堅長子孫策之舅。
孫賁當年扶送孫堅的靈柩到揚州吳郡曲阿縣安葬。
袁術到壽春,孫賁趕到壽春依附袁術,袁術表孫賁為豫州刺史,以續孫堅之職。孫賁乃孫策之從兄。
袁術又派兵圍住九江郡合肥,董卓表任的揚州刺史陳溫固守合肥。
韓遂懷疑向袁術獻計的游俠隱士正是引弓門客所用的“分合指碼”的創始人,計策雖好,然袁術軍戰力太爛。
韓遂十分重視袁術的動向,更關心困在丹陽郡茅山的妻兒和韓家人的安危,喊來成公英、韓理一同看揚州的信報。
跟班韓佟幫助找出揚州各郡朝廷正式任命的現任郡守。
九江、丹陽二郡已為袁術所占。其余各郡太守是廬江太守揚州吳郡吳縣人陸康,吳郡太守揚州會稽郡人盛憲,吳郡都尉揚州吳郡陽羨縣人許貢,豫章太守揚州廬江郡舒縣人周術,會稽太守豫州潁川郡人唐瑁。
唐瑁乃漢少帝劉辯的唐姬之父。
成公英認為這些太守幾乎都是揚州的望族書生子弟,很難抵抗袁術軍,如果李傕把持的朝廷不派得力刺史經營揚州,遲早揚州全境會落入袁術之手。韓遂和韓理贊同此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