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虒道縣城中負責看押的韓支部東廣國、東巴郡二人來問如何處理剩余的四百四十名降俘兵。
韓遂命交給運糧隊押送去汶江道,并通知韓支把湔氐道、蠶陵縣、廣柔縣的降俘兵都集中到汶江道,共計一千二百六十人,連同俘獲的楊默和張奔,一齊交給韓支訓練,加快組建蜀郡北部都尉的部隊。
楊默和張奔數次出陣勸降,已不可能得到高聯信任,放回去必被砍頭,已答應歸降,可為蜀郡北部都尉韓支的部將。
次日,曹余來報,張任部并未得到高聯的援軍,有退兵的跡象。
韓遂一面命混編所有騎兵,準備抵住張任的攻擊。另一面派人去廣漢郡綿竹縣聯絡劉焉。
曹余不明白,當前己方兵力占優勢,主公完全可一舉擊敗張任殺進成都,為何只備戰,不主動出擊
韓遂點撥道“以當下局勢,趕走高聯,劉焉必然不再需要聯軍,成為另一個高聯罷了。或更有甚者,立刻與聯軍反目為仇,從綿竹發兵攻占汶水任一點,斷吾軍歸路矣。吾常翻閱的折竹一書稱之為友者,勢也。半勢為友,全勢為敵。”
曹余的眼神表示出似乎明白了,但又不太明白。
晚上,曹余面帶羞澀地來韓遂的臨時書房,借走了折竹,發誓抄錄一本慢慢品讀。
數日后,韓遂盼望已久的劉焉軍書終于送到韓遂手中。韓遂這才知道劉焉已和高聯停戰媾和了。
整個戰役的情況通報如下
巴郡都尉嚴顏和犍為枝江都尉成純的八千步騎分兩路進攻蜀郡東部邊城廣都縣縣城,遭到守將柳波的拼死抵抗。劉焉軍死傷二千,不克。
劉焉所部的廣漢校尉吳懿派鄭他和漢中別部司馬張修的三千步騎攻蜀郡繁縣,高聯部將姚靜派兵繞到后面,前后夾擊,擒獲鄭他,張修只身逃走。劉焉這路軍只逃回什邡縣一千多人。
廣漢校尉吳懿帶楊懷、高沛、劉璝、泠苞共計八千精兵攻成都,成都守將張任死戰,雙方各死傷一千余人。吳懿攻占北城墻后就再無力進攻了。
蜀郡屬國都尉王子雅率三千步騎從蜀郡屬國漢嘉縣一舉攻占蜀郡臨邛縣。
雙方兵卒中除從三輔和南陽等地外遷入的外,有許多人之間有親戚,不愿意再戰。
雙方都感兵力不足,開始拼命擴軍。雖然劉焉地盤大、人多,但高聯的財力遠大于劉焉。
于是高聯和劉焉派人談判達成合約
其一,成都、郫縣縣城為不設防之城,雙方除衛兵和治安之人外不派駐一兵一卒。二城以西北到東南線河水走向劃分。
成都縣東北半面歸劉焉,西南半面歸高聯。
射登在成都城中城東的太城原益州刺史府設蜀郡太守府,高聯的蜀郡太守府仍在原址城中城西的少城。
其二,繁縣、郫縣東北半面劃歸劉焉廣都、江源、臨邛縣、郫縣西南半面、都江堰等河堰歸高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