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牧府向涼州征調、牧府設置地、牧府直轄軍隊成了商議焦點。
聯軍和馬騰軍已向新涼州除武都郡以外的占領區望族征調,如涼州牧府再征調,就是重復征調,勢必惹惱望族,引起更大的動蕩。
韓遂先做出讓步,同意涼州牧府設在冀城里,讓出聯軍督護府給韋端做涼州牧府。
但提出一是保留冀縣縣長張彰職位二是如同雍州刺史部,涼州牧府軍不得超過五百人,由屬官家族部曲抽調和自給糧薪及裝備。
韋端初到涼州,多有依仗韓遂,只得接受韓遂的條件。
韓遂許諾,給韋端的涼州牧府每年一千斤西域金幣做經費補貼,官軍原占據的武都郡各縣以及北地郡泥陽縣、參n縣、弋居縣向涼州牧府給付征調。韋端的年薪由朝廷發放。
韋端夸贊韓遂大義大氣。韓遂謙遜,只為涼州安穩。
韓遂試探著向韋端推薦金城郡破羌縣主簿龐淯等。
漢陽太守尹嘉向韋端推薦漢陽郡人楊阜f、趙昂等。
漢陽郡郡丞韓渠向韋端舉薦尹嘉族人尹奉。
韋端當場同意任龐淯、楊阜、趙昂、尹奉等為涼州從事。
割去河西四郡二屬國設雍州后,涼州剩下八郡。
新涼州的八郡太守分別為安定太守張縱、金城太守韓理、北地太守王季然、武都太守山昱、隴西太守李參、漢陽太守尹嘉、永陽太守蓋順。
南安郡自中平五年朝廷下詔書設立后一直無太守。
韋端只認可王季然、山昱、蓋順,仍稱張縱、韓理、李參、尹嘉為代理太守。
經幾十日的籌備,韋端的涼州牧府在冀城正式開張,任命了一批涼州牧屬官
漢陽郡顯親縣人車謹為涼州治中從事
漢陽郡西縣人閻溫為涼州別駕從事
漢陽郡望垣縣人周炳為涼州功曹從事
漢陽郡阿陽縣人王琿為涼州武猛從事
漢陽郡西縣人梁希為涼州兵曹從事
并州上郡定陽縣人聯軍糧庫副官殷谷為涼州薄曹從事,主錢糧簿書
漢陽郡冀縣人閻宸為涼州文學從事
酒泉郡表氏縣人龐淯為涼州刺史部金城郡從事
漢陽郡隴縣人楊阜為涼州刺史部漢陽郡從事
漢陽郡西縣人趙昂為涼州刺史部武都郡從事
漢陽郡上邽縣人尹奉為涼州刺史部隴西郡從事
安定郡臨涇縣人胡愷為涼州刺史部安定郡從事
漢陽郡阿陽縣人李本為涼州刺史部北地郡從事
馬騰的參軍龐延為涼州督郵,傅燮子傅干接替龐延做了馬騰的參軍
漢陽郡成紀縣人姚符為涼州主簿
漢陽郡西縣人梁誠為涼州刺史部帳下督
武都郡下辨縣人李琥為涼州刺史部門亭長
漢陽郡冀縣人尹亮、漢陽郡冀縣人姜敘、漢陽郡隴縣人孔信、漢陽郡豲道縣人趙衢、漢陽郡豲道縣人龐恭、漢陽郡勇士縣人薛立、漢陽郡上邽縣人姜越、漢陽郡上邽縣人任卓、漢陽郡平襄縣人辛權、漢陽郡略陽縣人郭吉、漢陽郡西縣人士樂、武都郡下辨縣人李俊、武都郡下辨縣人姜業、武都郡下辨縣人姜吉、武都郡下辨縣人李宜、武都郡下辨縣人仇亮、武都郡下辨縣人石甫、武都郡下辨縣人張旻、武都郡下辨縣人王波、武都郡下辨縣人皇甫遠、武都郡上祿縣人蘇舉、武都郡河池縣人王靈、武都郡沮縣人芶越、安定郡臨涇縣人胡鈞、安定郡人梁寬、安定郡臨涇縣人師亮、安定郡三水縣人侯連、隴西郡安故縣人甄珪、隴西郡首陽縣人李渙、隴西郡鄣縣人馬隸、隴西郡狄道縣人上官迭、隴西郡狄道縣人辛費、隴西郡狄道縣人封彬、隴西郡狄道縣人李范等為涼州刺史部書佐
武都郡下辨縣人王舍、漢陽郡隴縣人楊籌、安定郡朝那縣人皇甫叔伯、北地郡泥陽縣人范覺、隴西郡襄武縣人彭節、金城郡破羌縣人毛育為涼州刺史部計吏。
金城郡望族大都不看好涼州牧,不愿意派子弟入涼州牧府,韋端也不勉強。
韓遂只從聯軍中抽調殷谷、胡鈞入刺史府任職。
校尉毛旻戰死,金城太守韓理從破羌縣毛家中提拔族人毛瑾接替龐淯出任金城郡破羌縣主簿,毛育為涼州刺史部計吏,以撫慰毛家。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