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端接著執行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朝廷下發的那份詔書,韓遂不得不給予協助。
漢陽郡豲道縣有羌、胡、氐部落忠于朝廷,因此特將豲道縣從漢陽郡分離出來,設置南安郡。
又分豲道縣為豲道縣、新興縣、中陶縣三縣。
當時,王國和韓遂料定是朝廷干擾聯軍之計,未予理睬。
韋端得到李傕授意,任命已亡故的董卓部下將領王方之子王列為第一任南安太守。
又任命金城郡人池符繼續為豲道縣縣長、豲道縣人趙銳為新興縣縣長、豲道縣人邵立為中陶縣縣長。三縣財政自籌自給。
豲道縣氐部落首領焦且有眾一千口,居中陶縣。
豲道縣羌部落首領蛇元有眾五百口,居中陶縣。
豲道縣羌部落首領莫候秘渭有眾五千口,屬西羌另支,居新的豲道縣。
豲道縣休屠各胡部落首領郝葉有眾五千口,居新興縣。
這四個小部落過著半農半牧的日子,不愿加入聯軍。
韋端改稱焦且部落為南安焦氐部落,蛇元部落為南安蛇羌部落,秘渭部落為南安莫候羌部落,郝葉部落為南安休屠各胡郝胡部落。
豲道縣割讓給韋端,聯軍不再征調。前不久遷居豲道縣馬家和龐家莊苑的燒戈頹部仍歸韓家管轄。
朝廷和李傕分別來書信,贊許韓遂配合。
又過了一個月,韋端的涼州牧府軍五百人已到齊,韓遂、馬騰都指派教官幫助訓練。韓遂帶侍衛隊和鐵騎返回允吾。
涼州的旱情雖沒有三輔、中原等地嚴重,但也頗重。韓遂專程返回西鎮,察看韓家新地粟米收成,果然比往年減收一半。
對于李傕蠶食之計,韓遂感覺非常棘手,無策應對。
這天,突然想到安定烏氏縣張家或與一個強大的劍客群體有關,或許能瓦解掉李傕的計策,于是,請來聯軍任命的安定太守張縱。
張縱認為李傕未必有此智謀,此計或出自尚書賈詡。
再這樣下去,西涼聯軍的地盤會越來越直到聯軍財力支撐不住開銷而瓦解。
聯軍應趁本年三輔大旱,多招募流民,擴充兵力,準備擊敗李傕、郭汜,奪取長安。
韓遂認可張縱應對之策,但始終未聽到想要聽到的答復。
九月,聯軍探部來報,本年災禍連連。
六月二日公元194年7月7日,長安地震。
六月三日公元194年7月8日,長安又發地震。
六月三十日公元194年8月4日,發生日食,帝避正殿,寢設衛兵,不聽政事持續五日。
三輔等地發生大規模蝗蟲。
七月七日公元194年8月11日,太尉朱儁免職。七月十三日公元194年8月17日,以太常楊彪為太尉,錄尚書事。
七月十九日公元194年8月23日,以鎮南將軍楊定為安西將軍,開府如同三公。
楊定是繼李傕、郭汜、樊稠開府后第四位開府之將。四人與太尉楊彪、司徒淳于嘉、司空張喜三公合為七府,皆參選舉。
開府即可成立府署,自選置僚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