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見揚州信報中無韓家在茅山的消息,對此十分焦慮。而揚州的信報滯后數月。
聯軍探部總管韓橋安慰主公,半個月后,茅山的信報必到。
韓遂去各部巡察練兵效果。
果然十多日后,韓家及親屬在揚州丹陽郡茅山的信報到了,韓橋親自送到韓遂書房,探部吏知韓遂急知妻在茅山多年的經歷,特地帶回來許多細致趣聞。
孫賁攻占歷陽縣時,在歷陽縣的韓家揚州貿易與事務總管韓琣和副總管曹默歸順了孫賁,在軍中任屬吏。
陳紀任九江太守后,韓琣轉為陳紀的屬吏,在壽春城中辦差。
陳紀乃韓遂當年在洛陽讀太學時毛詩班的同窗,并非河南尹潁川郡許昌縣名人陳寔之子。
孫賁去徐州廣陵郡任太守,曹默跟隨,任屬吏。
錢幣在丹陽尚能流通時,茅山韓家陸續儲存了二十萬石糧,夠一千人用十年。
除去置田地的錢,剩余錢也兌成布帛幣、絲綢等。
五銖錢不能用時,茅山韓家仍有幣可用,故得以生存。
可到了上年,經十年近九百口的消耗,余糧和余幣不多了,五百畝田地只能支撐五十人的口糧和菜。聚集在茅山的韓家及親族必須自謀生路。
袁術拿下壽春城后,在茅山的韓遂從弟韓胤在袁術家讀過私塾,與袁術熟悉,于是,帶家眷和韓遂的妹夫吳馮及家眷、溫樺攜家眷等一同去壽春城投靠袁術。
袁術任韓胤為參軍。
韓遂從弟韓胤家族有韓胤妻張雅妹妹張酈、韓胤女兒韓蕊、子韓晏、韓胤的家將韓會、韓會妻麴蓮,韓胤家丁四百余口等。
天下大亂那年,韓家豫州貿易與事務總管韓奈和副總管溫樺攜家眷從鲖陽侯國退往茅山。
韓奈乃韓家派往張掖居延屬國任長史的韓尤之子。
韓奈攜家眷去吳郡曲阿縣投靠了劉繇,任屬吏。
袁術命孫香接任汝南太守后,豫州汝南郡的道路通了,吳馮攜家眷通過汝南郡,沿潁水去豫州陳國投陳王劉寵。
吳馮家族有有韓遂妹韓嫻、吳馮子吳碩及家眷、吳馮女吳花及家人、吳馮家將吳迪、吳迪妻陰翠、吳迪子吳彷、吳馮家丁四百余口等。
溫樺攜家眷跟隨孫香為屬吏,去經營汝南郡。
留守茅山的有韓遂妻張姜子,百騎長龐阿、費牧、金城三十名部曲、荊州南陽郡新野縣鄧家的母子倆鄭天生和鄧芝、韓家茅山總管韓徽和副總管韓惟、伍長韓靖、韓任、韓蘇、韓選、韓煉、韓家探部韓須、韓家探部女韓琉和韓璃。
龐阿娶了韓琉生子龐茅、費牧娶了韓璃生子費山。
經弘平父介紹,韓徽、韓惟、韓靖、韓任、韓蘇、韓選、韓煉都和曲阿縣的女子成婚生子,不想回金城了。
此七人及韓家探部韓須、韓家探部女韓琉和韓璃都曾是張姜子的部屬。
探部韓須常年在路上奔波,識人頗多,所娶女子乃九江郡歷陽縣人。
韓琉和韓璃之任務乃為結識揚州之士家眷,一直未婚。直到張姜子帶龐阿、費牧二位將領到來,才在張姜子說服下與二人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