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為尊,李傕成為朝廷第一大臣。
次日,韓遂到安羌將軍府寫信派人送給皇甫酈,邀請前來允吾一敘。
數日后,鎮守隴縣的韓仁陪同一人來見韓遂,遞交一信。韓遂打開信先看落款,竟是三個人聯名信,署名河東大陽侯選、程銀、李堪。
韓遂覺得名字有些熟。
信中寫“韓大人可記得當年大陽武門比武之事韓大人第十四回合一槍點中吾侯選的肩部獲勝。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聽聞韓大人被迫起事,吾等三人都不敢相信起事的韓大人和比武的韓大人是同一人。
上年底,白波軍被并州刺史高干趕出太原郡,白波軍退到河東郡。
白波軍首領李樂一直打到黃河北岸的司隸河東郡大陽縣,攻陷官軍城池和多家望族塢堡,搶掠當地望族糧食、物品。
大陽縣的望族各自孤守塢堡,遲早被一一攻破,待不下去,紛紛出逃。
吾侯家、程家、李家守了半年,不見官軍救兵,只好同李樂講和。
李樂答應每人只允許帶一個月的口糧,一頭生畜出走。其余全部留下。
吾三家共一萬八千余口從黃河夜渡茅津渡口,進入南岸的弘農郡陜縣。
鎮守弘農郡的張濟不敢收留,派兵押著吾三個家族人離開弘農郡,進入京兆尹郡的鄭縣。
幸好侯家在鄭縣有個小莊苑,三個家族擠在一起暫住下來,但隨身攜帶的糧食盡勉強夠一個月。
聽聞,三輔只左馮翊郡池陽縣李傕所屯糧和夏陽縣韓家有屯糧,故韓將軍看到此信時,三家近二萬口男女老幼在餓死前已北上到達夏陽,當全體向夏陽韓家首領下跪,求每日一頓活命口糧。
三家如得存活,選地耕種下年自給。
三家部曲合計三千六百步騎,有不下三百人參加過大陽武門學武藝,愿意加入聯軍,效力韓大人,以謝韓大人活命之恩。”
韓遂找來成公英商議。
成公英曰“李傕、郭汜仍在持續爭斗,三輔之地必殘破不堪,二人敗亡不會久遠矣。聯軍需要大批盟友占據三輔各縣。
左馮翊郡洛水和黃河之間有衙縣、臨晉、郃陽、夏陽四縣。夏陽韓家可接濟侯、程、李三家一年口糧,將三家分置于臨晉、郃陽、衙縣,成為拱衛夏陽縣的屏障。
郃陽縣有郭汜親家曹氏的勢力,待郭汜敗亡后,可由夏陽出兵,攻占郃陽,以及衙縣、臨晉。”
韓遂贊同,晚上回宅府查看上年末韓家對賬簿中有關夏陽的賬目,見夏陽韓家庫存余糧二十四萬四千五百七十九石粟米、二十萬石豆、五萬石麥。
于是,當即提筆寫信給夏陽韓家總管兼代理夏陽縣縣長韓逢。
留足粟米和豆補充夏陽韓家本年到下年秋收的糧食缺口,提取五萬石粟米、二萬石豆、五萬石麥分成十二個份,按月撥給侯、程、李三個家族。可夠三個家族一萬八千人每日吃一頓活下來。
待度過大旱年,再議給三家補貼錢糧的方式。
第二日一早,韓遂將信交給探部飛騎送往夏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