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宮女及吏民不得渡者,皆為兵卒所掠奪,衣服俱剝盡,發亦被截斷,凍死者不可勝計。
衛尉士孫瑞未來得及上船,為李傕所殺。帝命周忠接替士孫瑞任衛尉。
司隸河內太守張楊派數千人從河內郡野王縣背負米前來貢餉。
本年春節那日,每個分得米的人流著淚,狠狠心,多煮了一把米。
本年春正月七日興平三年癸酉日,公元196年2月23日,帝御乘牛車到安邑縣邊境。圣上在安邑郊外祀上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安,自七日始為建安元年。
本年一月九日乙亥日,公元196年2月25日,帝進入安邑縣縣城,太尉楊彪、太仆韓融近臣從者十余人。
河東太守王邑奉獻綿帛,全部公卿及屬吏都有份。
帝封王邑為列侯,拜韓暹為征東將軍,胡才為征西將軍,李樂為征北將軍,張楊為安國將軍,皆假節開府,并與楊奉、董承持政。
調東海相徐璆前來任廷尉,接替死去的宣璠,但據說被袁術半路劫持去了壽春。帝派宥吾民去任東海相。
其余河東郡壘壁群帥競求拜職,醫師、走卒,皆為校尉,御史來不及刻印,乃以錐尖在漆器上刻畫的錐畫,加以官銜字,就這種官印也不能馬上得到也。
帝遣韓融至弘農郡,與李傕、郭汜等連和,還所掠宮人和公卿百官,及御車馬數乘。
御車居棘籬中,門戶無關閉,天子與群臣開會,兵士伏籬上觀,互相疊壓以為笑。
司隸校尉管郃出入棘籬,民兵阻攔和擲石子戲弄之。
諸將或遣婢女傳詣省閣,或從省閣取留給天子的酒自飲。侍中不許,喧呼漫罵,也不能制止。
物資匱乏,諸將又競表拜諸營壁壘之民為部曲,求其饋贈用品。
諸將無頭領,不能分級相率領,上下級混亂。諸將專權,或擅自用鞭抽死尚書。
上年蝗蟲起,又是一年的大旱,無谷收獲。朝廷糧谷盡,宮人、從官食棗、果、菜。
幽州方面
上年,漁陽郡北部鮮于輔、閻柔招集胡、漢數萬兵,與公孫瓚所置的漁陽太守鄒丹戰于漁陽郡中部的潞縣北部,斬鄒丹等四千余級。
烏桓峭王亦率種人及鮮卑七千余騎,隨鮮于輔南迎劉虞子劉和與袁紹將領麴義。
麴義從易水南岸分兵,從冀州勃海郡攻入幽州漁陽郡,越過漁陽豪強王松的地盤與鮮于輔等匯合。
合兵十萬戰公孫瓚,大破公孫瓚于鮑丘水潞縣境內東岸,斬首二萬余級。
于是,代郡、廣陽、上谷、右北平各郡殺公孫瓚所置長吏,復與鮮于輔、劉和兵合,公孫瓚軍屢敗。
公孫瓚一改四處出擊、分兵增援之策,收攏兵力,集中十萬兵力,退保易京塢堡。
易京倉庫里屯三百多萬石谷,號稱足以待天下之事矣。
注易京或許是人類現代高樓林立大城市最早的樣板城,之所以近二千年來無人重視,可能與無人仔細解讀史書記載有關。
以下關于易京建筑描述乃本書作者根據史書原文精心分析和推理所得,為首次,版權歸本書作者所有。任何作品如引用,須注明出自本書。
超大型高臺樓櫓式易京塢堡內居住十萬軍士和其家眷人口,有如一個史上從未有過的嶄新型的樓宇林立之巨城。
整體設計十分精巧,又與以往任何城池完全不同,竟不知出自何方工匠之手。
中央塢堡外圍有十道塹壕,分級在每兩道塹壕之間筑十幾個到幾個五六丈約13米高臺樓櫓不等,合計一百個高臺樓櫓。
高臺樓櫓又稱為塔樓。
每個高臺樓櫓內以及后面有兵營、兵士家眷住所、屯糧庫、文官居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