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諾如接兵成功,則提拔韓胡為聯軍京兆校尉部校尉,韓庭為預備部都尉。
讓韓胡帶信給司馬防,可暫留在霸縣繼續任京兆尹,待回河內郡的路線通了再歸家不遲。
韓遂又取價值一百斤黃金的財寶交給韓胡帶給司馬防做禮物,自己隨后去霸縣。
當年在洛陽時,司馬防乃韓遂舊友,故無法讓替身去見司馬防,韓遂決定親自前往,再順路去華陰縣與寧輯將軍段煨面談。
當下三輔到處都是流寇、流民及各路官軍,主公要前往京兆十分兇險。韓橋勸阻主公,韓遂不聽。韓橋搬來金城太守韓理。
韓遂認為以涼州聯軍的現有兵力要防范宋建和馬騰,不可能派出更多的兵力入三輔,更不能強攻三輔城池。
只有在下年春種前占領谷口,在谷口筑壩切斷鄭國渠和白渠從涇水的谷口取水源頭,使李傕在池陽的屯田、郭汜在高陵的屯田收獲不到糧食,下年二人軍中必大亂。
要在二人掠得更多糧食前,勸降三輔各縣守軍,然后將李傕、郭汜分別包圍在黃白城和美陽,最后召集更多的勢力聚殲之或瓦解之。
趁關外山東、河北、中原勢力尚無力西進之時,快速占據三輔,或可使涼州聯軍續命一、二十年。
韓橋、韓理見勸阻無用,只好退一步,堅持調十艘大戰船回到陳倉,接主公走渭水去長安,約司馬防到長安城外北面的渭橋見面。與寧輯將軍段煨的見面應安排在鄭縣。
韓遂無奈,同意等待數日后,在陳倉登船。于是讓尉遲延嘉帶領選出二百精壯鐵騎兵跟在侍衛隊后面向陳倉進發。
韓潼調來十艘大戰船和十艘大船,載上韓遂、尉遲延嘉及侍衛隊和鐵騎向長安進發。
在渭橋,韓遂終于見到司馬防,身后跟著京兆尹屬下的長安令王惠陽。長安令及長安縣縣令。
司馬防比韓遂小五歲,當年在太學讀書,二人曾在蔡質博士家門口遭遇到火球穿身而過,在同窗中展開過熱議。后來為救尹端,朱儁、韓遂、黃衍、司馬防四人聯手幫助,使尹端免死罪,改判左校勞改。
此番重逢,二人感慨萬千,年輕時何曾想到一人做了聯軍統帥,一人當上京兆尹高官。
司馬防已生三子,長子司馬朗二十五歲,次子司馬懿十七歲,三子司馬孚十五歲。
司馬防和妻在京兆。長子司馬朗在董卓時帶著二個弟弟逃回溫縣,去冀州魏郡黎陽縣投靠同鄉監營謁者兼統兵馬趙威孫。
上年司馬朗等回到溫縣,遭遇饑荒,人民相食。司馬朗很懂事,收留撫恤宗族眾人,代替父親教導諸弟。
司馬防在京兆為官回不去家,但有長子在,司馬家沒有因為世道衰敗而家業凋零。
韓遂夸贊司馬防教子有方。
先期到達的韓胡也陪同司馬防前來渭橋會面。
司馬防直轄二千步兵的弘農郡華陰縣人校尉楊儒已辭職去永陽郡投靠永陽太守蓋順。
蓋順父蓋勛為京兆尹時,楊儒任京兆軍中的鳥擊都尉。
司馬防接受了韓遂托韓胡帶來的禮物。
鑒于屯積的軍糧已近食盡,司馬防將二千步兵的校尉印綬移交給韓胡,由韓胡從涼州調糧來維持兵卒的生計。
司馬防提議帶韓遂進入長安城,韓遂見司馬防自身前來,并無敵意,于是和司馬防并馬前行,王惠陽和尉遲延嘉帶領侍衛隊和二百鐵騎跟在后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