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在書房的信報堆里看到一份有“臧洪”的字樣的信報,隨手撿起,讀著讀著被臧洪所感動
上年,曹操在雍丘包圍張超。張超對部下說道“當下,臧洪或會來救吾。”張超部下都認為袁紹與曹操的關系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紹所重用,一定不會自毀前程,而遠來赴難。
張超說“子源臧洪這個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義士,絕不會背棄自己的原則。只可能會被袁紹約束,來不及救吾。”
東郡太守臧洪聽說張超被圍,危在旦夕,光著腳大哭,立馬要率領所部兵馬前去救援,又向袁紹請求增加軍隊,袁紹不答應。
最后拖了三個月,雍丘被曹操攻破,張超一家被滅族。
臧洪于是充滿怨氣,與袁紹斷絕來往,袁紹豈能容忍等于東郡自立,于是出兵把臧洪圍在東武陽城,但攻不下城,圍城長達一年。
袁紹命臧洪同鄉陳琳寫信給臧洪勸降,臧洪卻洋洋灑灑寫了一封千字拒降回文。
東郡郡丞陳容也是臧洪的徐州廣陵郡射陽縣同鄉。臧洪派陳容出城去給袁紹送回信。
袁紹接到書信以后,知道臧洪誓死不降,增兵急攻。
東武陽城中糧食已盡,臧洪認為死期不遠,把部下叫來對彼等說“袁紹無道,對漢室圖謀不軌,且不救郡將張超。吾為大義,不得不死。諸君無事,沒必要跟著吾一起死,城池尚未破,攜家眷子女出逃吧。”
將吏士民皆垂泣曰“明府君與袁紹本無怨隙,今為本朝郡將張超之故,自致殘困,吏民何忍當舍明府君去也“
初有老鼠和兵器上的皮革尚可充饑,后來城中能吃的都吃光了,只剩下三升米,臧洪讓人煮成水粥給眾人喝。
最后臧洪又把自己的愛妾殺了分給將士充饑,將士們都失聲痛哭,都沒法抬頭看臧洪。
城中男女七八千人互相枕著餓死在一起,無一人叛逃。
圍城一年后,本年,袁紹軍攻破東武陽城。
袁紹調用了多個布帷幔圍住現場,大會諸將來召見臧洪。
袁紹問彼“臧洪,爾為何要如此背叛于吾今日服否”
臧洪饑餓已站不起來,坐在地上怒視袁紹道“爾袁家事漢已四世五公,可謂廣受皇恩。現在王室衰弱,爾等沒有輔翼之意,反而充斥野望,多殺忠良,以立奸威。吾親見將軍呼張陳留陳留太守張邈為兄,則吾亦宜為弟。然而,汝與吾等不能同心戮力,為國除害,坐擁兵眾,觀曹操屠滅張超張邈弟。只可惜吾力量微薄,不能殺爾為天下報仇,何謂服不服”
袁紹本愛臧洪,意欲屈服而赦之,見其用辭犀利,知終不會為已所用,下令殺之。
臧洪法場上,陳容上來求情,袁紹不答應,讓人把彼拉出去,陳容大喊“仁義豈有常,蹈之則君子,背之則小人。今日寧與臧洪同日而死,不與將軍同日而生也”袁紹于是下令把陳容也殺了。
袁紹屬下不少人惋惜“一日殺二烈士”。
臧洪在城破之前派遣兩個司馬出城向呂布求援,等到回來時東武陽已經陷落,皆沖敵營而戰死。
袁紹分兵圍臧洪,間接導致麴義部上年大破公孫瓚于鮑丘后,圍公孫瓚于易京的兵力和軍糧不足而被公孫瓚僥幸擊破。
韓遂感嘆反董卓盟軍首倡者臧洪死于盟軍統帥袁紹之手,而且數千人寧愿陪臧洪餓死也不降袁紹,這是多大的諷刺,說明天下多數人心仍在漢室,決不能做篡漢之事。
看來世人已知袁紹、袁術之流心術不正,有逆漢之心,難善終也。
聯軍首領漢陽郡略陽縣氐部落裨將軍楊騰和略陽縣氐部落牙門將蒲淵二人前來祖厲拜訪韓遂。